觜距
拼音
zī jù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zī的字 拼音为jù的字 拼音为zi的字 拼音为ju的字基础解释
1.禽鸟的嘴和爪甲。 2.比喻决胜的武力、武器或力量。语本汉张衡《东京赋》:“秦政利觜长矩,终得擅场。”唐韩愈《赠崔立之评事》诗:“子时专场夸觜距,余始张军严韅靷。”《旧唐书·朱敬则传》:“万姓皆戴爪牙,无人不属觜距。”详细解释
禽鸟的嘴和爪甲。
晋 左思 《吴都赋》:“羽族以觜距为刀鈹,毛羣以齿角为矛鋏。” 晋 张华 《鹪鹩赋》:“翰举足以冲天,觜距足以自卫。”
比喻决胜的武力、武器或力量。语本 汉 张衡 《东京赋》:“ 秦政 利觜长矩,终得擅场。”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诗:“子时专场夸觜距,余始张军严韅靷。”《旧唐书·朱敬则传》:“万姓皆戴爪牙,无人不属觜距。”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觜距-辞源3【觜₂距】鳥類的嘴和爪甲。文選 晉 左太沖(思)吳都賦:“羽族以觜距爲刀鈹,毛羣以齒角爲矛鋏。”也用以比喻決勝的武力。唐 韓愈 昌黎集四 贈崔立之評事詩:“子時專場誇觜距,余始張軍嚴韅靷。”宋 蘇轍 欒城集十 赤壁懷古詩:“觜距方強要一鬭,君臣已定勢三分。”
觜距-汉语大词典觜距1.禽鸟的嘴和爪甲。
●晋左思《吴都赋》:“羽族以觜距为刀铍,毛群以齿角为矛铗。”
●晋张华《鹪鹩赋》:“翰举足以冲天,觜距足以自卫。”
2.比喻决胜的武力、武器或力量。语本汉张衡《东京赋》:“秦政利觜长矩,终得擅场。”
●唐韩愈《赠崔立之评事》诗:“子时专场夸觜距,余始张军严韅靷。”
●《旧唐书·朱敬则传》:“万姓皆戴爪牙,无人不属觜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