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肉
拼音
shì ròu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hì的字 拼音为ròu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 拼音为rou的字基础解释
1.古代传说中的兽名。《山海经·海外南经》:“狄山,帝尧 葬于阳,帝嚳 葬于阴。爰有熊、羆、文虎、蜼、豹、离朱、视肉。”郭璞 注:“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也。食之无尽,寻復更生如故。” 2.《史记·李斯列传》:“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彊行者耳。”司马贞 索隐:“禽鹿犹禽兽也,言禽兽但知视肉而食之。《庄子》及《苏子》曰:‘人而不学,譬之视肉而食。’扬子《法言》曰:‘人而不学,如禽何异?’言不能游説取荣贵,即如禽兽,徒有人面而能彊行耳”后因以借指禽兽。元 张翥《前出军》诗之二:“男儿不封侯,百年同视肉。”详细解释
古代传说中的兽名。
《山海经·海外南经》:“ 狄山 , 帝尧 葬于阳, 帝嚳 葬于阴。爰有熊、羆、文虎、蜼、豹、离朱、视肉。” 郭璞 注:“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也。食之无尽,寻復更生如故。”
《史记·李斯列传》:“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彊行者耳。” 司马贞 索隐:“禽鹿犹禽兽也,言禽兽但知视肉而食之。
《庄子》及《苏子》曰:‘人而不学,譬之视肉而食。’ 扬子 《法言》曰:‘人而不学,如禽何异?’言不能游説取荣贵,即如禽兽,徒有人面而能彊行耳”后因以借指禽兽。 元 张翥 《前出军》诗之二:“男儿不封侯,百年同视肉。”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视肉-中国神话大词典视肉
《山海经·海外南经》:“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爰有熊、罴、文虎、蜼、豹、离朱、视肉。”郭璞注:“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也;食之尽(原作“食之无尽”,从郝懿行校删),寻复更生如故。”《神异经·西北荒经》云:“西北荒中有脯焉,味如麞鹿脯,名曰追复,食一片复一片。”疑即此。又《古小说钩沈》辑《玄中记》云:“大月氏及西胡有牛名为曰反(及),今日割取其肉三四斤,明日其肉已复,创即愈。”《蜀典》卷九“稍割牛”条引《凉州异物志》云:“月支有羊,尾重十斤,割之供食,寻生如故。”均郭说视肉之类。郭氏《图赞》云:“聚肉有眼,而无肠胃。与彼马勃,颇相仿佛,奇在不尽,食人薄味。”颇能得其情状。参见“无损兽”(50页)、“稍割牛”(318页)。
视肉1.古代传说中的兽名。
●《山海经·海外南经》:“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爰有熊、罴、文虎、蜼、豹、离朱、视肉。”
郭璞注:“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也。食之无尽,寻复更生如故。”
2.《史记·李斯列传》:“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彊行者耳。”
●司马贞索隐:“禽鹿犹禽兽也,言禽兽但知视肉而食之。《庄子》及《苏子》曰:‘人而不学,譬之视肉而食。’扬子《法言》曰:‘人而不学,如禽何异?’言不能游说取荣贵,即如禽兽,徒有人面而能彊行耳”
后因以借指禽兽。
●元张翥《前出军》诗之二:“男儿不封侯,百年同视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