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天矩地
拼音
guī tiān jǔ d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guī的字 拼音为tiān的字 拼音为jǔ的字 拼音为dì的字 拼音为gui的字 拼音为tian的字 拼音为ju的字 拼音为di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规:圆形,象征天。
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矩:方形,象征地。
地:大地。与“天”相对。
词典解释
规天矩地-中华成语大词典规天矩地
【拼音】:guī tiān jǔ dì
解释
①规,为圆,象征天;矩,为方,象征地。②泛指效法天地。
出处
《文选·张衡〈东京赋〉》:“乃营三宫,布教颁常。复庙重屋,八达九房。规天矩地,授时顺乡。”薛综注:“谓宫室之饰,贺者像天,方者则地也。”
示例
~,匡貌言,防狂僭,通蒙蔽……教人主法天,公卿、师保、大臣之世言也。 ★清·龚自珍《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规天矩地1.规,为圆,象征天;矩,为方,象征地。
●《文选·张衡<东京赋>》:“乃营三宫,布教颁常。复庙重屋,八达九房。规天矩地,授时顺乡。”
薛综注:“谓宫室之饰,圆者象天,方者则地也。”
2.泛指效法天地。
●清龚自珍《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规天矩地,匡貌言,防狂僭,通蒙蔽……教人主法天,公卿、师保、大臣之世言也。”
出处
引证
晋---《陆云集·二·赠顾骠骑后二首·有皇八章》:有皇大晋,时文宪章。规天有光,矩地无疆。
唐-黄滔--《周以龙兴赋》:所谓建皇基,立宝位,模日楷月,规天矩地,非三圣之尤异,焉可以神物而取类。
清-龚自珍--《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规天矩地,匡貌言,防狂僭,通蒙蔽……教人主法天,公卿、师保、大臣之世言也。
元-王沂--《嵩问》:离背纵横,各有攸注。寿安永宁,含德天禄。规天矩地,赖此而足。
明-夏言--《谢赐皇史宬成赏银帛疏》:规天矩地,经纶悉发于宸衷。
清-陈昌图--《泥在钧赋》:圣天子鼓铸群生,陶镕庶类,义路礼门,规天矩地,定方圆而秉绳尺,垂之百代而相因。
故事
晋---《陆云集·二·赠顾骠骑后二首·有皇八章》:有皇大晋,时文宪章。规天有光,矩地无疆。
唐-黄滔--《周以龙兴赋》:所谓建皇基,立宝位,模日楷月,规天矩地,非三圣之尤异,焉可以神物而取类。
清-龚自珍--《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规天矩地,匡貌言,防狂僭,通蒙蔽……教人主法天,公卿、师保、大臣之世言也。
元-王沂--《嵩问》:离背纵横,各有攸注。寿安永宁,含德天禄。规天矩地,赖此而足。
明-夏言--《谢赐皇史宬成赏银帛疏》:规天矩地,经纶悉发于宸衷。
清-陈昌图--《泥在钧赋》:圣天子鼓铸群生,陶镕庶类,义路礼门,规天矩地,定方圆而秉绳尺,垂之百代而相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