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棋
拼音
fù qí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fù的字 拼音为qí的字 拼音为fu的字 拼音为qi的字基础解释
1.指棋下过后,重新按原来下的顺序逐步演布,以验得失。《北齐书·河南王孝瑜传》:“﹝ 孝瑜 ﹞读书敏速,十行俱下,覆棋不失一道。” 2.泛称下棋。唐 许浑《郊居春日有怀府中诸公并柬王兵曹》诗:“僧舍覆棋消白日,市楼赊酒过青春。”宋 陆游《闲趣》诗:“溪边唤客闲持钓,灯下留僧共覆棋。”参见“覆局”。详细解释
指棋下过后,重新按原来下的顺序逐步演布,以验得失。
《北齐书·河南王孝瑜传》:“﹝ 孝瑜 ﹞读书敏速,十行俱下,覆棋不失一道。”
泛称下棋。
唐 许浑 《郊居春日有怀府中诸公并柬王兵曹》诗:“僧舍覆棋消白日,市楼赊酒过青春。” 宋 陆游 《闲趣》诗:“溪边唤客闲持钓,灯下留僧共覆棋。”参见“ 覆局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覆棋-汉语大词典覆棋1.指棋下过后,重新按原来下的顺序逐步演布,以验得失。
●《北齐书·河南王孝瑜传》:“﹝孝瑜﹞读书敏速,十行俱下,覆棋不失一道。”
2.泛称下棋。
●唐许浑《郊居春日有怀府中诸公并柬王兵曹》诗:“僧舍覆棋消白日,市楼赊酒过青春。”
●宋陆游《闲趣》诗:“溪边唤客闲持钓,灯下留僧共覆棋。”
参见“覆局”。
仲宣覆棋
【出典】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闇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较,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
【释义】 东汉末王粲字仲宣,善强记,能凭记忆恢复被打乱的围棋棋局。后世常用作善于强记的典故。
【例句】 江楼覆棋好,谁引仲宣过。(卢纶《送潘述应宏词下第归江南》3126)这里用覆棋典,将潘述比作王粲,称颂他记忆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