褭蹏
拼音
niǎo tí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niǎo的字 拼音为tí的字 拼音为niao的字 拼音为ti的字基础解释
亦作“褭蹄”。亦作“裊蹏”。铸金成马蹄形。因借指金银。详细解释
亦作“ 褭蹄 ”。亦作“裊蹏”。铸金成马蹄形。因借指金银。
《汉书·武帝纪》:“今更黄金为麟趾褭蹏以协瑞焉。” 颜师古 注:“ 武帝 欲表祥瑞,故普改铸为麟足马蹏之形以易旧法耳。今人往往於地中得马蹏金,金甚精好,而形制巧妙。” 宋 欧阳修 《南乡子》词之二:“偷得褭蹄新铸样,无端,藏在红房艳粉间。” 宋 苏轼 《观张师正所蓄辰砂》诗:“近闻猛士收丹穴,欲助君王铸褭蹄。” 宋 杨万里 《路逢故将军李显忠谪居长沙》诗:“只悲熊耳甲,谁怨裊蹏金。” 明 宋濂 《白牛生传》:“ 生 慕 孔 颜 之乐,如聆钧天之乐,如获褭蹏之金。”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褭蹏,音鸟蹏,银之别名,即马蹏银也。”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褭蹏-辞源3【褭蹏】馬蹄形的鑄金。漢書 武帝紀 太始二年三月詔:“往者朕郊見上帝,西登 隴首,獲白麟以饋宗廟,渥洼水出天馬,泰山見黃金,宜改故名。今更黃金爲麟趾褭蹏以協瑞焉。”注引 應劭:“獲白麟,有馬瑞,故改鑄黃金如麟趾、褭蹏以協嘉祉也。古有駿馬名要褭,赤喙黑身,一日行萬五千里也。”
麟趾褭蹏-辞源3【麟趾褭蹏】西漢時金幣名。麟趾金與褭蹏金的並稱。詳“麟趾㊁”、“褭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