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迹
拼音
xí j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xí的字 拼音为jī的字 拼音为xi的字 拼音为ji的字基础解释
1.亦作“袭跡”。沿袭他人的行径。谓取法。 2.引申为从师学习。 3.犹言重蹈覆辙。 4.谓不知变化地学样。 5.见“袭迹”。详细解释
亦作“ 袭跡 ”。沿袭他人的行径。谓取法。
《孔子家语·观周》:“人主不务袭迹於其所以安存,而忽怠所以危亡,是犹未有以异於却走而欲求及前人也,岂不惑哉!”《晋书·阮种传》:“宜师踪往代,袭迹三五,矫世更俗,以从人望。”
引申为从师学习。
唐 司空图 《纪恩门王公宣城遗事》:“愚尝袭跡门下,受知特异,敢次见闻,以开史氏之听。”
犹言重蹈覆辙。
《韩非子·孤愤》:“人主所以谓 齐 亡者,非地与城亡也, 吕氏 弗制,而 田氏 用之。所以谓 晋 亡者,亦非地与城亡也, 姬氏 不制,而六卿专之也……今袭迹於 齐 晋 ,欲国安存,不可得也。”
谓不知变化地学样。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袁了凡》:“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又根心者真,袭跡者假……皆当从心源隐微处默默洗涤,默默检点。”
见“ 袭迹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袭迹-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襲跡
袭迹-辞源3同:襲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