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不重帛
拼音
yī bù zhòng bó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yī的字 拼音为bù的字 拼音为zhòng的字 拼音为bó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拼音为bu的字 拼音为zhong的字 拼音为bo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衣: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
不:副词。
重帛:两种布料,指有两件衣服。
词典解释
衣不重帛-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衣不重帛ㄧ ㄅㄨˋ ㄓㄨㄥˋ ㄅㄛˊyī bù zhòng bó衣著簡單樸素,不求質地華美的絲織品。《尹文子.大道上》:「昔晉國苦奢,文公以儉矯之,乃衣不重帛,食不異肉。」《晉書.卷七〇.劉超傳》:「加以處身清苦,衣不重帛,家無儋石之儲。」
衣不重帛-中华成语大词典衣不重帛
【拼音】:yī bù chóng bó
解释
指不穿多件丝织的衣服。
出处
《晋书·刘超传》:“加以处身清苦,衣不重帛,家无儋石之储。”
示例
《晋书·刘超传》:“处身清苦,~,家无儋石之储。”
近义词
衣不重采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出处
引证
战国-尹文--《尹文子·大道》:昔晋国苦奢,文公以俭矫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兼肉,无几时,人皆大布之衣,脱粟之饭。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康四年》:[王]导简素寡欲,善因事就功,虽无日用之益,而岁计有余。辅相三世,仓无储谷,衣不重帛。
故事
战国-尹文--《尹文子·大道》:昔晋国苦奢,文公以俭矫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兼肉,无几时,人皆大布之衣,脱粟之饭。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康四年》:[王]导简素寡欲,善因事就功,虽无日用之益,而岁计有余。辅相三世,仓无储谷,衣不重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