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圣公
拼音
yǎn shèng gō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yǎn的字 拼音为shèng的字 拼音为gōng的字 拼音为yan的字 拼音为sheng的字 拼音为gong的字基础解释
孔子 后代的封号。汉 称 褒成侯,魏 称 宗圣,晋 称 奉圣,北魏 称 崇圣,北齐 称 恭王,均为侯爵。北周 及 隋 封 邹国公。唐 初封 褒圣侯。开元 中,追谥 孔子 为 文宣王,称其后裔为 文宣公。宋仁宗 至和 二年(1055年),因后裔不宜用祖谥为号,改封 衍圣公。后相沿不改,到1935年,才废止不用。参阅《宋史·礼志二二》。详细解释
孔子 后代的封号。
汉 称 褒成侯 , 魏 称 宗圣 , 晋 称 奉圣 , 北魏 称 崇圣 , 北齐 称 恭王 ,均为侯爵。 北周 及 隋 封 邹国公 。 唐 初封 褒圣侯 。 开元 中,追谥 孔子 为 文宣王 ,称其后裔为 文宣公 。 宋仁宗 至和 二年(1055年),因后裔不宜用祖谥为号,改封 衍圣公 。后相沿不改,到1935年,才废止不用。参阅《宋史·礼志二二》。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衍圣公-中国历史辞典孔子后裔的封号。汉元始元年(公元1 年)始封孔子后裔为褒成侯,魏改宗圣,晋宋称奉圣,北魏称崇圣,北齐称恭圣,均为侯爵。北周及隋文帝封邹国公。隋炀帝改封绍圣侯。唐初称褒圣侯。开元中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封其后裔为文宣公。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 年)改封世袭衍圣公。后相沿不改。1935 年,改称“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衍圣公
孔子封号。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元帝封孔丘后人为褒成君,后历代皇帝不断加封。平帝元始元年(1),封孔丘后裔为褒成侯,三国魏文帝黄初二年(221)改宗圣侯,西晋武帝泰始三年(267)改奉圣亭侯,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改崇圣侯,北齐改封恭圣侯。北周武帝及隋文帝改封邹国公。隋炀帝改封绍圣侯,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改褒圣侯。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追谥孔丘为文宣王,改封其后裔为文宣公。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以前,孔兵后人已不负担庸调,此时更免除租税。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改封衍圣公,相沿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