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像
拼音
xíng xià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xíng的字 拼音为xiàng的字 拼音为xing的字 拼音为xiang的字基础解释
1.即行乐图。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戴安道 中年画行像甚精妙。”参见“行乐图”。 2.用宝车载着佛像巡行城市街衢的一种宗教仪式。也称行城。一般多在佛生日举行;西域也有在其他节日举行的。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屈支国》:“每岁秋分数十日间,举国僧徒皆来会集……诸僧伽蓝庄严佛像,莹以珍宝,饰之锦綺,载诸輦舆,谓之行像。”《法苑珠林》卷四一:“至四月八日,成都 行像,硕(邵硕)於众中匍匐作狮子形。”参阅 宋 赞宁《大宋僧史略》卷二。 3.塑像的一种方法。先塑成泥胎,再用漆把麻布贴在泥胎外面,待漆干后,反复涂多次,最后把泥胎取空。这种方法塑像不但逼真,而且质地轻,故称“行像”。详细解释
即行乐图。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巧艺》:“ 戴安道 中年画行像甚精妙。”参见“ 行乐图 ”。
用宝车载着佛像巡行城市街衢的一种宗教仪式。也称行城。一般多在佛生日举行;西域也有在其他节日举行的。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屈支国》:“每岁秋分数十日间,举国僧徒皆来会集……诸僧伽蓝庄严佛像,莹以珍宝,饰之锦綺,载诸輦舆,谓之行像。”《法苑珠林》卷四一:“至四月八日, 成都 行像, 硕 ( 邵硕 )於众中匍匐作狮子形。”参阅 宋 赞宁 《大宋僧史略》卷二。
塑像的一种方法。先塑成泥胎,再用漆把麻布贴在泥胎外面,待漆干后,反复涂多次,最后把泥胎取空。这种方法塑像不但逼真,而且质地轻,故称“行像”。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行像-辞源3【行₂像】㊀奉佛像出行。佛國記:“法顯到 于闐國,其國中十四大僧伽藍,不數小者,從四月一日便掃灑道路,城門上張大帷幕,王及夫人在其中。瞿摩帝僧最先行像,像入城時,遥散衆花,紛紛而下。至十四日行像訖。”參閲 宋 贊寧 僧史略上 創造伽藍。㊁佛像之一種。世説新語 巧藝:“戴安道(逵)中年畫行像甚精妙。庾道季(龢)看之,語 戴云:‘神明太俗,由卿世情未盡。’”
行像-汉语大词典行像1.即行乐图。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戴安道中年画行像甚精妙。”
参见“行乐图”。
2.用宝车载着佛像巡行城市街衢的一种宗教仪式。也称行城。一般多在佛生日举行;西域也有在其他节日举行的。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屈支国》:“每岁秋分数十日间,举国僧徒皆来会集……诸僧伽蓝庄严佛像,莹以珍宝,饰之锦绮,载诸辇舆,谓之行像。”
●《法苑珠林》卷四一:“至四月八日,成都行像,硕(邵硕)于众中匍匐作狮子形。”
参阅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卷二。
3.塑像的一种方法。先塑成泥胎,再用漆把麻布贴在泥胎外面,待漆干后,反覆涂多次,最后把泥胎取空。这种方法塑像不但逼真,而且质地轻,故称“行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