蟨鼠
拼音
jué shǔ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jué的字 拼音为shǔ的字 拼音为jue的字 拼音为shu的字基础解释
兽名。即蟨。详细解释
兽名。即蟨。
《尔雅·释地》“蟨” 晋 郭璞 注:“今 鴈门 广武县 夏屋山 中有兽,形如兔而大,相负共行,土俗名之为蟨鼠。” 北齐 刘昼 《新论·托附》:“蟨鼠附於蛩蛩,以攀追日之步。”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三·鼠》:“今 契丹 及 交河 北境有跳兔,头、目、毛色皆似兔,而爪足似鼠。前足仅寸许,后足近尺。尾亦长,其端有毛。一跳数尺,止即蟨仆,此即蟨鼠也。”参见“ 蟨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蟨鼠-辞源3【蟨鼠】跳鼠。一名跳兔。耳長大,前肢短小,後肢特長,跳行。爾雅 釋地“比肩獸”晉 郭璞 注:“今 雁門 廣武縣 夏屋山中有獸,形如兔而大,相負共行,土俗名之爲蟨鼠。”本草綱目五一 獸三 鼠 附錄:“今 契丹及 交河北境有跳兔,頭、目、毛色皆似兔,而爪足似鼠。前足僅寸許,後足近尺。尾亦長,其端有毛。一跳數尺,止則蹷仆。此卽蟨鼠也。”
蟨鼠-汉语大词典蟨鼠兽名。即蟨。
●《尔雅·释地》“蟨”
晋郭璞注:“今雁门广武县夏屋山中有兽,形如兔而大,相负共行,土俗名之为蟨鼠。”
●北齐刘昼《新论·托附》:“蟨鼠附于蛩蛩,以攀追日之步。”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三·鼠》:“今契丹及交河北境有跳兔,头、目、毛色皆似兔,而爪足似鼠。前足仅寸许,后足近尺。尾亦长,其端有毛。一跳数尺,止即蟨仆,此即蟨鼠也。”
参见“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