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骨
拼音
tuì gǔ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uì的字 拼音为gǔ的字 拼音为tui的字 拼音为gu的字基础解释
1.脱骨。 2.灵魂升天后的骸骨。多用于道教徒。详细解释
脱骨。
《《初学记》卷三十引 三国 魏 曹植 《神龟赋》》:“虵折鳞於平皋,龙蜕骨於深谷。”蜕,一本作“ 脱 ”。 唐 李绅 《灵蛇见少林寺》诗:“已应蜕骨风雷后,岂效衔珠草莽閒。”
灵魂升天后的骸骨。多用于道教徒。
宋 苏轼 《昭灵侯庙碑》:“庙有穴五,往往见变异,出云雨。或投器穴中,则见於池,而近岁有得蜕骨於池者,金声玉质,轻重不常,今藏庙中。” 明 唐顺之 《与姜编修廷善书》:“ 崇安 、 建阳 之间诚是仙灵窟宅,昔人蜕骨,在在有之。”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蜕骨-汉语大词典蜕骨1.脱骨。
●《《初学记》卷三十引三国魏曹植《神龟赋》》:“蛇折鳞于平皋,龙蜕骨于深谷。”蜕,一本作“脱”。
●唐李绅《灵蛇见少林寺》诗:“已应蜕骨风雷后,岂效衔珠草莽闲。”
2.灵魂升天后的骸骨。多用于道教徒。
●宋苏轼《昭灵侯庙碑》:“庙有穴五,往往见变异,出云雨。或投器穴中,则见于池,而近岁有得蜕骨于池者,金声玉质,轻重不常,今藏庙中。”
●明唐顺之《与姜编修廷善书》:“崇安、建阳之间诚是仙灵窟宅,昔人蜕骨,在在有之。”
【蜕骨】指死亡。道家所謂脱去凡骨。初學記三十 三國 魏 曹植 神龜賦:“虵折鱗於平皋,龍蜕骨於深谷。”今本 曹子建集作“脱骨”。唐 孟郊 孟東野集九 終南山下作詩:“因思蜕骨人,化作飛桂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