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堂悬镜
拼音
xū táng xuán jì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xū的字 拼音为táng的字 拼音为xuán的字 拼音为jìng的字 拼音为xu的字 拼音为tang的字 拼音为xuan的字 拼音为jing的字基础解释
旧时比喻地方官廉明公正。详细解释
- 【解释】:旧时比喻地方官廉明公正。
- 【出自】:《宋史·陈良翰传》:“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
-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按字解释
虚堂:高堂。
悬:挂,吊在空中。
镜:用来反映形象的器具,古代用铜磨制,现代用玻璃制成。
词典解释
虚堂悬镜-中华成语大词典虚堂悬镜
【拼音】:xū táng xuán jìng
解释
旧时比喻地方官廉明公正。
出处
《宋史·陈良翰传》:“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
示例
近义词
明镜高悬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心术纯正
虚堂悬镜明镜悬于高堂之上,纤微必照。比喻人之心地纯正,明察事理。
●《宋史·陈良翰传》:“知温州瑞安县。俗号强梗,吏治尚严,良翰独抚以宽……听讼咸得其情。或问何术,良翰曰:‘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
出处
《宋史·陈良翰传》:“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引证
清-俞蛟--《梦厂杂著•四•讼师果报记》:其立意措词,能颠倒是非,混淆曲直,虽神明之宰,虚堂悬镜,莫能烛其奸。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五•樟柳神》:宰由是听狱,必以(樟柳)神置帽中,坐堂皇,为两造预言曲直,如目睹。人争诵神明,比诸虚堂悬镜,无微不烛。
故事
清-俞蛟--《梦厂杂著•四•讼师果报记》:其立意措词,能颠倒是非,混淆曲直,虽神明之宰,虚堂悬镜,莫能烛其奸。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五•樟柳神》:宰由是听狱,必以(樟柳)神置帽中,坐堂皇,为两造预言曲直,如目睹。人争诵神明,比诸虚堂悬镜,无微不烛。
造句
接龙
镜分鸾凤 凤枭同巢 巢倾卵破 破绽百出 出淤泥而不染 染丝之变 变幻莫测组词
近义词
xū táng xuán jìng
1、[明镜高悬]míng jìng gāo xuán
传说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人心胆。比喻官员判案公正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