虀臼
拼音
jī jiù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jī的字 拼音为jiù的字 拼音为ji的字 拼音为jiu的字基础解释
1.捣姜椒等辛辣食品用的器具。《东观汉记·逢萌传》:“萌 素明阴阳,知 莽 将败,乃首戴虀臼,哭於市曰:‘辛乎!辛乎!’”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有洼当后壁之半,外耸石片,中刓如虀臼,以手摸之,内圆而底平,乃天成贮泉之器也。” 2.“辞”字之隐语。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魏武 尝过 曹娥碑 下,杨脩 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虀臼’八字,魏武 谓 脩 曰:‘解不?’…… 脩 曰:‘黄绢,色丝也,於字为絶;幼妇,少女也,於字为妙;外孙,女子也,於字为好;虀臼,受辛也,於字为辤,所谓“絶妙好辤”也。’”虀同虀,辤同辞。后因以称极好的文词。宋 辛弃疾《沁园春·城中诸公载酒入山遂破戒一醉再用韵》词:“更 高阳 入謁,都称虀臼,杜康初筮,正是云雷。”详细解释
捣姜椒等辛辣食品用的器具。
《东观汉记·逢萌传》:“ 萌 素明阴阳,知 莽 将败,乃首戴虀臼,哭於市曰:‘辛乎!辛乎!’”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有洼当后壁之半,外耸石片,中刓如虀臼,以手摸之,内圆而底平,乃天成贮泉之器也。”
“辞”字之隐语。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 魏武 尝过 曹娥碑 下, 杨脩 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虀臼’八字, 魏武 谓 脩 曰:‘解不?’…… 脩 曰:‘黄绢,色丝也,於字为絶;幼妇,少女也,於字为妙;外孙,女子也,於字为好;虀臼,受辛也,於字为辤,所谓“絶妙好辤”也。’”虀同虀,辤同辞。后因以称极好的文词。 宋 辛弃疾 《沁园春·城中诸公载酒入山遂破戒一醉再用韵》词:“更 高阳 入謁,都称虀臼,杜康初筮,正是云雷。”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虀臼-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虀臼ㄐㄧ ㄐㄧㄡˋjī jiù用來搗碎辛辣食物的石臼。宋.辛棄疾〈沁園春.杯汝知乎〉詞:「更高陽入謁,都稱虀臼,杜康初筮,正得雲雷。」也作「齏臼」。
虀臼-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虀臼
【出典】 见“幼妇”条。
【释义】 虀臼为“辞”字的隐语。
【例句】 高阳入谒,都称虀臼。(辛弃疾《沁园春·城中诸公载酒入山……》1915)虀臼,本指言辞之辞,这里取其辞谢之意,说酒徒辞杯不饮,表示“止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