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球
拼音
téng qiú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éng的字 拼音为qiú的字 拼音为teng的字 拼音为qiu的字基础解释
流行东南亚的以脚踢球的一种球类运动。球场中央隔一道网。球用藤条编成,空心。两队对抗,每队三人,分站网的两边,以脚踢球过网。运动方法与排球、羽毛球、足球近似。比赛以十五分为一局。采用三赛二胜或五赛三胜制。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藤球-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藤球ㄊㄥˊ ㄑㄧㄡˊténg qiú①一種球類運動。起源於十五世紀的馬六甲一帶,具排球的整體配合、足球的靈巧傳遞和羽毛球長抽短吊等特性。比賽場地似羽毛球場,中間隔有一點五五公尺高的網。每方由三名球員上場,僅以頭與腳控球、攻擊。②藤球比賽所用的球。用每股九至十一根單層藤條編織而成。圓形,共有十二孔,重量約一百六十至一百八十公克間。
藤球運動-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藤球運動ㄊㄥˊ ㄑㄧㄡˊ ㄩㄣˋ ㄉㄨㄥˋténg qiú yùn dòng一種流行於東南亞地區的球類運動。舊名踢網籃球,於西元一九九〇年被納入亞運正式項目。可分為民俗體育及正式比賽兩種:前者有如踢毽子,後者之場地及進行方式與排球相似。球場中央架網,兩邊各設一發球圈,球由單層藤條編成。比賽時兩隊各三位球員,以腳踢球過網至對方場地,使球不落地者為勝。比賽採三戰兩勝制,每局十五分,其中一隊先得八分時也可換邊。如:「據說藤球運動源於十五世紀蘇丹國統治的麻六甲一帶,而今則流行於東南亞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