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虆
拼音
péng léi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péng的字 拼音为léi的字 拼音为peng的字 拼音为lei的字基础解释
1.植物名。生丘陵间,藤叶繁衍,蓬蓬累累,故名。可入药。汉 刘向《列仙传·昌容》:“﹝ 昌容 ﹞食蓬虆根,往来上下见之者二百餘年,而颜色如二十许人。”唐 贾岛《逢博陵故人彭兵曹》诗:“别后解餐蓬虆子,向前未识牡丹花。”参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蓬蘽》。 2.犹蓬累。清 曹寅《呼卢歌》:“谷量牛马岂能计,蓬虆英雄多白头。”详细解释
植物名。生丘陵间,藤叶繁衍,蓬蓬累累,故名。可入药。
汉 刘向 《列仙传·昌容》:“﹝ 昌容 ﹞食蓬虆根,往来上下见之者二百餘年,而颜色如二十许人。” 唐 贾岛 《逢博陵故人彭兵曹》诗:“别后解餐蓬虆子,向前未识牡丹花。”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蓬蘽》。
犹蓬累。
清 曹寅 《呼卢歌》:“谷量牛马岂能计,蓬虆英雄多白头。”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蓬虆-辞源3【蓬虆】草名。生於丘陵之間,藤葉繁衍,蓬蓬纍纍,故名。入藥。舊題 漢 劉向 列仙傳下 昌容:“食蓬虆根,往來上下,見之者二百餘年,而顔色如二十許人。”唐 賈島 長江集九 逢博陵故人彭兵曹詩:“别後解餐蓬虆子,向前不識牡丹花。”參閲 政和證類本草二三 蓬虆。
蓬虆-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蓬虆ㄆㄥˊ ㄌㄟˊpéng léi植物名。薔薇科懸鉤子屬,多年生草本。葉為羽狀複葉,長橢圓形而尖,邊緣有缺刻和鋸齒。夏秋之交開小白花,就蒂結實,呈紅色。也稱為「割田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