葎草
拼音
lǜ cǎo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lǜ的字 拼音为cǎo的字 拼音为lyu的字 拼音为cao的字基础解释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密生短刺,叶子掌状分裂,花淡黄绿色,果穗略呈球形。全草入药。详细解释
植物名。俗称“拉拉藤”。多年生缠绕草本。叶对生,掌状分裂,边缘有锯齿。茎和叶柄布满倒生的短刺。秋季开花,雌雄异株。聚花果近球形。果实可作健胃药。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葎草》:“此草茎有细刺,善勒人肤,故名勒草。讹为葎草。”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葎草-中華語文大辭典葎草葎草ㄌㄩˋ ㄘㄠˇlǜcǎo植物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莖蔓生有倒刺,葉掌狀分裂,花黃綠色,全株和果實可入藥。
葎草-植物分类词典门中文名: 被子植物门
纲中文名: 双子叶植物纲
目中文名: 荨麻目
科编号: 170
科中文名: 桑科
科拉丁名: Moraceae
属中文名: 葎草属
属拉丁名: Humulus
种中文名: 葎草
种拉丁名: Humulus scandens (Lour.)
其它属名: 勒草(名医别录)、葛勒子秧(救荒本草)、拉拉藤(江苏、浙江)、锯锯藤(四川、江西)
种下等级:
生境: 沟边、荒地、废墟、林缘边
海拨低限: 0
海拨高限: 0
是否中国特有: 否
是否引种栽培: 人工引种栽培
国外分布: 越南
国内分布: 除新疆、青海外南北各省区均有
所在卷册: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