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裘
拼音
tú qiú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ú的字 拼音为qiú的字 拼音为tu的字 拼音为qiu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菟裘-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菟裘
【出典】 《左传·隐公十一年》:“羽父请杀桓公,将以求大宰。公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焉。’”晋·杜预注:“菟裘,鲁邑,在泰山梁父县南。不欲复居鲁朝,故别营外邑。”
【释义】 菟裘,春秋时鲁国的地名,故地在山东泗水境。鲁隐公曾派人经营菟裘,准备退位养老于其地。后遂以“菟裘”为退隐养老的典故。
【例句】 ①倾盖相逢胜白头,故山空复梦松楸,此心安处是菟裘。(苏轼《浣溪沙·自适》319)这里说自己的心安处即是退居终老之乡,表现了旷达自足的情怀。②幸我扁舟具,归欲问菟裘。(管鑑《水调歌头·龙守沈商卿,三十年故交也,经过,为留五日。临行,以词为别,次韵以谢》1565)这里以“欲问菟裘”表明自己的归隐之情。③问菟裘、无恙否,天教重到。(范成大《三登乐》[路转横塘]1620)这里以“菟裘”指吴中旧隐之地,表现重到旧隐的欣慰之情。④携老稚、团栾百口,要他年、在此作菟裘。(吕胜己《八声甘州·怀渭川作》1765)这里以“菟裘”指渭川,表明他年将携家隐居于其间。⑤风雨瓢泉夜半,花草雪楼春到,老子已菟裘。(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杨民瞻》1951)这里用以表明自己业已退居养老。⑥老我痴顽欲住山,此地菟裘也。(辛弃疾《卜算子》[万里浮云]1967)这里用以表明此地即是自己的退隐终老之所。⑦想尘缘终薄,归去老菟裘。(黄机《八声甘州·为遁斋寿》2530)这里用以指遁斋归隐之地,赞美他归隐的高情。⑧凭栏久,问匈奴未灭,底事菟裘。(吴潜《沁园春·多景楼》2729)这里说“匈奴未灭”,自己不愿退隐安闲。⑨问去年今夕,逢余桂岭,前年今夕,见子菟裘。(李曾伯《沁园春·以雨不克登楼,用前韵》2795)这里说前年今夕,自己正在闲退之中,意在衬出“尘劳启人厌倦”。⑩菟裘渐营瘦竹,任重门、近水隔花关。(张炎《木兰花慢·赵鹤心问余近况,书以寄之》3491)这里用以代指自己的居处,抒写自己的隐居情怀。
菟裘ㄊㄨˋ ㄑㄧㄡˊtù qiú城市名。春秋時魯邑,在今山東省泗水縣北。魯隱公嘗有「使營菟裘,吾將老焉」之語。見《左傳.隱公十一年》。後遂以菟裘比喻退休養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