茸茸
拼音
róng ró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róng的字 拼音为róng的字 拼音为rong的字 拼音为rong的字基础解释
(草、毛发等)又短又软又密:~的绿草。这孩子长着一头~的黑发。详细解释
柔细浓密貌。
唐 白居易 《红线毯》诗:“綵丝茸茸香拂拂,綫软花虚不胜物。” 元 马彦良 《一枝花·春雨》套曲:“润夭桃灼灼红,洗芳草茸茸翠。”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如石菖蒲结子,用冷米汤同嚼喷炭上,置阴湿地,能长细菖蒲,随意移养盆碗中,茸茸可爱。” 韩北屏 《伊犁河畔》:“一株株茂盛的苹果树下,有些厚茸茸的小草。”
犹蒙眬。
唐 韩偓 《厌花落》诗:“忽然事到心中来,四肢娇入茸茸眼。” 宋 范成大 《题汤致远运使所藏隆师四图·欠伸》诗:“背立粧臺髻髮懒,镜鸞应见茸茸眼。”
冗杂。
明 高濂 《玉簪记·寄弄》:“ 妙常 连日茸茸俗事,未曾整此冰弦,今夜月明风静,水殿生凉,不免弹《瀟湘水云》一曲,少寄幽情。”
丛集。
唐 皮日休 《九讽系述·舍慕》:“彼群小之茸茸兮,如慕臭之蟞蜉。”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茸茸-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同]郁郁
蓊郁
繁芜
繁荣
茸茸ㄖㄨㄥˊ ㄖㄨㄥˊróng róng①柔密叢生的樣子。唐.皇甫湜〈春心〉:「日遲遲兮正春,草茸茸兮既長。」唐.盧仝〈喜逢鄭三遊山〉詩:「相逢之處花茸茸,石壁攢峰千萬里。」②群居的樣子。唐.皮日休〈九諷系述.捨慕〉:「彼群小之茸茸兮,如慕臭之蟞蜉。」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róng róng
1、小白兔浑身毛茸茸的,可爱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