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苍术
拼音
máo cāng zhú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máo的字 拼音为cāng的字 拼音为zhú的字 拼音为mao的字 拼音为cang的字 拼音为zhu的字基础解释
也称之为南苍术,为菊科植物,喜凉爽较干燥气候,怕高温高湿,表面灰棕色,有皱纹、横曲纹及须根痕,顶端具茎痛。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有多数红棕色油室。气香特异,味微甘、辛、苦。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茅苍术-茅苍术
【拼音名】
Máo Cānɡ Shù
【英文名】
Swordlike Atractylodes Rhizome
【别名】
茅术、南苍术、穹窿术
【来源】
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的根茎。春、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撞去须根。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茎直立或上部少分枝。叶互生,革质,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边缘具刺状齿,上部叶多不裂,无柄;下部叶常 3裂,有柄或无柄。头状花序顶生,下有羽裂叶状总苞一轮;总苞圆柱形,总苞片 6~8层;花两性与单性,多异株;两性花有羽状长冠毛;花冠白色,细长管状。瘦果被黄白色毛。花期8~10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于坡灌丛、草丛中。主产江苏、湖北、河南、安徽。
【性状】
根茎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稍弯曲,偶有分歧,长3~10cm,直径0.5~2cm。表面灰棕色,有皱纹、横曲纹及须根痕,顶端具茎痛。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有多数红棕色油室。气香特异。味微甘、辛、苦。
【化学成份】
含挥发油,油中主含苍术素(atractylodin)、β-桉油醇(β-eudesmol)、茅术醇(hinesol)、羟基苍术酮(hydroxy-atractylon)等。
【性味】
性温,味辛、苦。
【功能主治】
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感冒、雀目夜盲。
【备注】
同属植物北苍术A. chinensis ( DC. )Koidz.的根茎同作苍术入药。
【摘录】
《*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