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楫
拼音
zhōu jí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zhōu的字 拼音为jí的字 拼音为zhou的字 拼音为ji的字基础解释
船和桨。泛指船只。详细解释
亦作“ 舟檝 ”。《诗·卫风·竹竿》“檜楫松舟” 毛 传:“楫所以櫂舟,舟楫相配,得水而行。”后以“舟楫”泛指船只。
《战国策·赵策二》:“今吾国东有 河 、 薄洛 之水,与 齐 、 中山 同之,而无舟檝之用。” 唐 孟浩然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明 何景明 《咏怀》之五:“江湖多风涛,舟檝不可保。” 王闿运 《到广州与妇书》:“疏凿巨石,始通舟楫。”
指行船。
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一节:“在这个广大的领土之上……有很多的江河湖泽,给我们以舟楫和灌溉之利。”
船桨。
《楚辞·九章·惜往日》:“乘氾泭以下流兮,无舟楫而自备。”
指船夫。
宋 曾巩 《道山亭记》:“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
比喻宰辅之臣。
《书·说命上》:“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夫 有唐 所以巍巍, 重华 所以恭己…… 汉高 所以应天,未有不致羣贤为六翮,託豪杰为舟楫者也。” 唐玄宗 《饯王晙巡边》诗:“舟檝功须著,盐梅望匪疏。”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舟楫-中華語文大辭典舟楫ㄓㄡ ㄐ丨ˊzhōují〈書〉船和槳;借指船隻。[例]汾陰則渡大川,有風波~之危(《漢書‧卷二十五‧郊祀志下》)。
舟楫-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舟楫ㄓㄡ ㄐㄧˊzhōu jí①船隻。《後漢書.卷二.顯宗孝明帝紀》:「方今上無天子,下無方伯,若涉淵水而無舟楫。」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詩:「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②比喻濟世的良臣。《書經.說命上》:「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