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
拼音
zì bēi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zì的字 拼音为bēi的字 拼音为zi的字 拼音为bei的字基础解释
轻视自己,认为不如别人:~感。不自满,也不~。详细解释
犹自谦。
《礼记·表记》:“是故君子虽自卑,而民敬尊之。”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通国身》:“谦尊自卑者,仁贤之所事也。”《孔子家语·冠颂》:“行冠事必於祖庙,以祼享之礼以将之,以金石之乐节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示不敢擅。”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人道尚右,以右为尊,礼先宾客,故西让客,主人在东,盖自卑也。”
轻视自己,以为自己太差,赶不上别人。
唐 杜甫 《雨》诗:“穷荒益自卑,飘泊欲谁诉。”《新唐书·叛臣传下·王行瑜》:“ 克用 曰:‘尚父何自卑,吾被命讨三贼,公其一也。’” 鲁迅 《书信集·致萧军》:“一个作者,‘自卑’固然不好,‘自负’也不好。” 陈毅 《赞金字塔》诗:“古人能为此,今人更当不自卑。”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自卑-中華語文大辭典自卑ㄗˋ ㄅㄟzìbēi自己看不起自己,認為自己無能,處處不如別人。[例]~感∣不必~。
自卑-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自卑ㄗˋ ㄅㄟzì bēi③自滿自滿、自大自大、自豪自豪①自行卑躬屈節。《禮記.曲禮上》:「夫禮者,自卑而尊人。」《後漢書.卷一〇.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紀》:「若並時進見,則不敢正坐離立,行則僂身自卑。」②從低處起。《禮記.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③心理上自覺比不上別人,而看輕自己。如:「失敗不自卑,成功不自滿。」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zì bēi
1、小东有时很自卑,生怕别人瞧不起他。
2、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3、低头是一种能力,它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嬗变。
4、每棵树都是那么葱翠,谁也不高傲,谁也不自卑。
5、人没有美丑,只有特色,自恋总比自卑好!罗志祥
6、所有的自负都会被轻易地识破,都会被看作自卑心理的表现形式。
7、自卑的人,总是在自卑里埋没的自己,记住,你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
8、为什么你不要自傲和自卑?
9、自卑心最伤害自己,是最大的障碍。
10、从自卑中间走向自信的人是真正的自信,从一开始就盲目自信的人其实没有自信。
11、自信要克服自卑,自信不是自负。有了自信,我们才有可能同向成功的彼岸。
12、自卑是自己的影子,当我们头顶一轮自信的太阳,自卑就在我们的脚下荡然无存。
13、没有你的许可,地球上任何一个人都无法使你感到自卑。
14、自卑是剪了双翼的飞鸟,难上青天这两者都是成才的大忌。
15、好的,坏的……一切都是你的,有必要自卑吗?
16、也许是寄人篱下久了,养成她自卑懦弱的个性。
17、他这么妄自尊大,其实只是自卑感作祟而已。
18、他是因为自卑,所以不理人,并不是目中无人。
19、做学问要遵循登高必自卑的规律,不要希望一蹴而就。
20、李明学习上有点自卑。
21、人家说自卑的人容易夸大,井底之蛙亦乎如此。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zì bēi
1、[惭愧]cán kuì
因为自己有缺点、做错了事或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深感~。~万分。
2、[自失]zì shī
1.因感空虚、不足而内心若有所失。 2.自己失去时机。 3.失身。 4.自己逃逸。失,通“逸”。
3、[自馁]zì něi
失去自信而畏缩、泄气。馁(něi)。
4、[自惭]zì cán
自己感到惭愧。
5、[自恋]zì liàn
自我崇拜并过分关心自己的完美的一种心理状态。
反义词
zì bēi
1、[自负]zì fù
1.自认为了不起:这个人很~。 2.自己负责:文责~。~盈亏。
2、[谦逊]qiān xùn
谦虚恭谨。
3、[虚心]xū xīn
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意见:不~。~学习别人的长处。~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4、[自傲]zì ào
自以为有本领而骄傲:居功~。
5、[自满]zì mǎn
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骄傲~。~情绪。他虚心好学,从不~。
6、[自谦]zì qiān
自己表示谦虚:你的成就有目共睹,不必太~。
7、[自豪]zì háo
因为自己或者与自己有关的集体或个人具有优良品质或取得伟大成就而感到光荣:~感。以此~。
8、[自大]zì dà
自以为了不起:自高~。骄傲~。
9、[自信]zì xìn
相信自己:~心。~能够完成这个任务。
10、[自尊]zì zūn
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节,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