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牙饧
拼音
jiāo yá xí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jiāo的字 拼音为yá的字 拼音为táng的字 拼音为jiao的字 拼音为ya的字 拼音为tang的字基础解释
用麦芽制成的糖,食之黏齿,故名。旧俗常用作送灶时的供品。详细解释
用麦芽制成的糖,食之黏齿,故名。旧俗常用作送灶时的供品。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餳。” 唐 白居易 《岁月家宴戏示弟侄等》诗:“岁盏后推蓝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餳。”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七:“﹝谢学墉﹞《送灶》云:……莫向 玉皇 言善恶,劝君多食胶牙餳。” 鲁迅 《华盖集续编·送灶日漫笔》:“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胶牙饧-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胶牙饧胶牙
【出典】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史记》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臊恶鬼。于是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注》引晋·周处《风土记》:“胶牙者,盖以使其牢固不动。”
【释义】 胶牙饧,即麦芽糖。古代有元日吃麦芽糖以求固齿的风俗。后因以“胶牙饧”为过新年的典故。
【例句】 ①蓝尾杯单,胶牙饧淡,重省旧时羁旅。(吴文英《喜迁莺·福山萧寺岁除》2918)这里借以点缀除日情形,表现旅中愁寂。②婪尾三杯,胶牙一标,节物依然心事非。(陈人杰《沁园春·守岁》3078)这里用白居易《岁日家宴戏示弟侄等》“春盘先劝胶牙饧”句意以切题,表示守岁时的情形。
同:膠牙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