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制
拼音
xié zh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xié的字 拼音为zhì的字 拼音为xie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基础解释
用威力控制;挟制。详细解释
亦作“脇制”。犹挟制。以威力强迫、控制。
《新唐书·李泌传》:“华人为之用者,独 周挚 、 高尚 等数人,餘皆胁制偷合。” 宋 李纲 《论使事札子》:“今虏使之来,其用事者,未必不以兵随之,以为胁制之术,顾朝廷所以措置如何耳!” 明 刘元卿 《贤奕编·方正》:“ 蔡京 辅政,卖弄威权,脇制中外。” 太平天囯 吴容宽 《诏书盖玺颁行论》:“此二百年中,我 中国 之良民,不且投其罗网而不知,受其胁制而不觉乎?” 梁启超 《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三:“企业家苟欲尅减庸银之率,则劳动者可相率罢工归农,则企业家不惟不能脇制劳动者,而劳动者反能脇制企业家也。”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胁制-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脅制
胁制-辞源3同:脅制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xié zhì
1、[抑制]yì zhì
1.大脑皮质的两种基本神经活动过程之一,是在外部或内部刺激下产生的,作用是阻止皮质的兴奋,减弱器官的活动。睡眠就是大脑皮质全部处于抑制的现象。 2.压下去;控制:他~不住内心的喜悦。
2、[压抑]yā yì
对感情、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或发挥:~感。~不住内心的激动。
3、[要挟]yāo xié
利用对方的弱点,仗恃自己的势力,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挟(xié)。
4、[克制]kè zhì
抑制(多指情感):采取~的态度。他很能~自己的情感,冷静地处理问题。
5、[威胁]wēi xié
1.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利诱。 2.使遭遇危险:洪水正~着整个村庄。
6、[压迫]yā pò
1.用权力或势力强制别人服从:~人。反抗~。 2.对机体的某个部分加上压力:肿瘤~神经而引起疼痛。
7、[挟制]xié zhì
倚仗势力或抓住别人的弱点,强使服从:~人。受人~。
8、[仰制]yǎng zhì
谓由下面控制上面。
9、[箝制]qián zhì
控制;约束。
10、[要胁]yào xié
要挟胁迫。
11、[威迫]wēi pò
威逼:~利诱。
12、[制止]zhì zhǐ
强迫使停止;不允许继续(行动):~侵略。我做了一个手势,~他再说下去。
13、[禁止]jìn zhǐ
不许可:厂房重地,~吸烟。~车辆通行。
14、[劫持]jié chí
挟持,用武力强迫对方服从。
15、[胁迫]xié pò
1.威胁逼迫。 2.法律上指当事人故意用现在正在发生的、即将发生的或未来可能发生的危害恐吓他人,使他人因恐惧而从事某种民事行为。构成无效民事行为。
反义词
xié zhì
1、[遏抑]è yì
压制;抑止:~不住胸中的怒火。百感交集,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