耷拉
拼音
dā la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dā的字 拼音为lā的字 拼音为da的字 拼音为la的字基础解释
下垂:~着脑袋。黄狗~着尾巴跑了。也作搭拉。详细解释
方言。下垂。
孙犁 《白洋淀纪事·村歌上篇》:“高粱叶,下边几个已经黄了,上边几个一见太阳,就耷拉下来。”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二章:“他的头渐渐耷拉下去,身体一动也不能再动了。”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耷拉-中華語文大辭典同:搭拉
耷拉-中華語文大辭典耷拉ㄉㄚ ˙ㄌㄚdālɑ下垂。也作「搭拉」(★今不用)。[例]小狗~著尾巴|~著臉,滿肚子不高興。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dā la
1、他耷拉着脑袋,一副委屈的样子。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dā la
1、[低垂]dī chuí
低低地垂下来。
2、[打蔫]dǎ niān
1.植物失水萎缩。穆青 等《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这年夏天天旱,棉叶开始打蔫。” 2.形容精神不振。柯岩《奇异的书简·她爱祖国的明天》:“一看哪个学生打蔫儿,就摸他们的额头:是不是发烧了?肚子疼啦?”《北京晚报》1984.2.9:“可我从来没看见她打过蔫,也不知她哪来的那么大劲头。”
3、[蔫巴]niān bā
1.枯萎。《人民文学》1977年第8期:“野菜已经蔫巴了,但样子可以看得出来。” 2.精神萎靡。毕方 锺涛《千重浪》第五章三:“你这人呀,蔫巴起来跟霜打了一样;来了精神头比灌了二两黄汤还欢!”
反义词
dā la
1、[竖立]shù lì
物体垂直,一端向上,一端接触地面或埋在地里:门前~一根旗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