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耕莘

拼音

gēng shēn

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gēng的字 拼音为shēn的字 拼音为geng的字 拼音为shen的字

基础解释

相传 伊尹 未遇 汤 时耕于 莘 野,隐居乐道。见《孟子·万章上》。后用为典实。宋 魏了翁《送从子令宪西归》诗:“须知陋巷忧中乐,又识耕 莘 乐处忧。”明 吴骐《汉昭烈》诗:“金甌付托耕 莘 佐,玉几弥留《顾命》篇。”清 洪楝园《后南柯·檀谋》:“这係耕 莘 圣,当年记下,诗书所载总无差。”

详细解释

  1. 相传 伊尹 未遇 汤 时耕于 莘 野,隐居乐道。见《孟子·万章上》。后用为典实。

    宋 魏了翁 《送从子令宪西归》诗:“须知陋巷忧中乐,又识耕 莘 乐处忧。” 明 吴骐 《汉昭烈》诗:“金甌付托耕 莘 佐,玉几弥留《顾命》篇。” 清 洪楝园 《后南柯·檀谋》:“这係耕 莘 圣,当年记下,诗书所载总无差。”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耕莘-汉语大词典

耕莘相传伊尹未遇汤时耕于莘野,隐居乐道。见《孟子·万章上》。后用为典实。
●宋魏了翁《送从子令宪西归》诗:“须知陋巷忧中乐,又识耕莘乐处忧。”
●明吴骐《汉昭烈》诗:“金瓯付托耕莘佐,玉几弥留《顾命》篇。”
●清洪楝园《后南柯·檀谋》:“这系耕莘圣,当年记下,诗书所载总无差。”

伊尹耕莘-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伊尹耕莘(伊尹扶汤)
【出典】 《史记》卷三《殷本纪》: “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或曰,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 《史记索隐》:“《孙子兵书》:‘伊尹名挚。’孔安国亦曰‘伊挚’。然解者以阿衡为官名。按:阿,倚也,衡,平也。言依倚而取平。《书》曰‘惟嗣王弗惠于阿衡’,亦曰保衡,皆伊尹之官号,非名也。皇甫谧曰: ‘伊尹,力牧之后,生于空桑。’”《史记正义》:“《括地志》云: ‘古莘国在汴州陈留县东五里,故莘城是也。’” 又,元·郑光祖作杂剧《放太甲伊尹扶汤》,又名《耕莘野伊尹扶汤》。
【释义】 伊尹是殷商贤君汤的大臣,原为有莘氏媵臣。另一说则是处士,汤使人迎聘。而一般说来,后人皆喜用前一说法,比喻贫贱有才的志士。又,参见“空桑子”条。
【例句】 ①巫咸傅说初皆贱,伊尹曾耕莘上田。(柯丹邱南戏《荆钗记》第四出《堂试》〔前腔〕)是说贫士也能青云直上。②似莘野商伊尹,佐成汤救万民。(马致远杂剧《西华山陈抟高卧》第二折〔一枝花〕)陈抟说自己的才学犹如伊尹,能辅佐明主。③俺又不曾彻青霄,高盖起摘星楼,不说他伊尹扶汤,则说那武王伐纣。(马致远杂剧《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第二折〔贺新郎〕)尚书劝元帝不要像纣王宠妲己,元帝不服,责备尚书不提伊尹扶汤这样的贤君,却拿武王伐纣的事来劝谏。④想当初伊尹在莘野躬耕,傅说版筑劳形。(佚名杂剧《冻苏秦衣锦还乡》第一折〔青哥儿〕)苏秦感叹不能像前人,有志竟成。⑤岂不闻伊尹未逢时,向莘野锄耕。 (旧题徐��《杀狗记》第十八出《窑中拒奸》〔风入松〕)孙荣身住寒窑,以伊尹耕莘自励。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耕莘的反义词 耕莘的近义词 耕莘的同音词 修古 甘辞 介山之志 名隐 依隐 歌凤 大割 余宠 耕莘的耕是什么意思 耕莘的莘是什么意思

大家都在搜

  • 耕莘的词语
  • 耕能组什么词
  • 耕能组什么词语
  • 耕可以组什么词
  • 耕可以组什么词语
  • 耕字可以组什么词
  • 耕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耕字能组什么词
  • 耕字能组什么词语
  • 耕字开头的成语
  • 耕字结尾的成语
  • 莘能组什么词
  • 莘能组什么词语
  • 莘可以组什么词
  • 莘可以组什么词语
  • 莘字可以组什么词
  • 莘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莘字能组什么词
  • 莘字能组什么词语
  • 莘字开头的成语
  • 莘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