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
拼音
lǎo zhuā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lǎo的字 拼音为zhuāng的字 拼音为lao的字 拼音为zhuang的字基础解释
1.老子 和 庄子 的并称。春秋、战国 时道教的主要思想家。亦指以 老子、庄子 学说为代表的道教思想。老 庄 并提,始于 汉,盛于 魏 晋 以后。《淮南子·要略》:“道应者,揽掇遂事之踪,追观往古之跡,察祸福利害之反,考验乎 老 庄 之术,而以合得失之势者也。”三国 魏 曹植《七启》:“窃慕古人之所志,仰 老 庄 之遗风。”三国 魏 嵇康《幽愤》诗:“託好 老 庄,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南朝 梁 萧统《<文选>序》:“老 庄 之作,管 孟 之流,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唐 陈子昂《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崇嗣序》:“觉 周 孔 之犹迷,知 老 庄 之未悟。”郭沫若《创造十年》十:“七十二大贤,三千小猕猴,包办 中华 教育界,老 庄 无分吃猪头。” 2.方言。庄稼人。萧红《生死场》七:“只有布匹贵,盐贵。慢慢一家子连咸盐都吃不起啦!地租是增加,还叫老庄活不活呢?”详细解释
老子 和 庄子 的并称。
春秋 、 战国 时道教的主要思想家。亦指以 老子 、 庄子 学说为代表的道教思想。 老 庄 并提,始于 汉 ,盛于 魏 晋 以后。《淮南子·要略》:“道应者,揽掇遂事之踪,追观往古之跡,察祸福利害之反,考验乎 老 庄 之术,而以合得失之势者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窃慕古人之所志,仰 老 庄 之遗风。”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託好 老 庄 ,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 老 庄 之作, 管 孟 之流,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 唐 陈子昂 《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崇嗣序》:“觉 周 孔 之犹迷,知 老 庄 之未悟。” 郭沫若 《创造十年》十:“七十二大贤,三千小猕猴,包办 中华 教育界, 老 庄 无分吃猪头。”
方言。庄稼人。
萧红 《生死场》七:“只有布匹贵,盐贵。慢慢一家子连咸盐都吃不起啦!地租是增加,还叫老庄活不活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老庄-汉语大词典老庄1.老子和庄子的并称。
●春秋、战国时道教的主要思想家。亦指以老子、庄子学说为代表的道教思想。
●老庄并提,始于汉,盛于魏晋以后。
●《淮南子·要略》:“道应者,揽掇遂事之踪,追观往古之迹,察祸福利害之反,考验乎老庄之术,而以合得失之势者也。”
●三国魏曹植《七启》:“窃慕古人之所志,仰老庄之遗风。”
●三国魏嵇康《幽愤》诗:“托好老庄,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
●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老庄之作,管孟之流,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
●唐陈子昂《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崇嗣序》:“觉周孔之犹迷,知老庄之未悟。”
●郭沫若《创造十年》十:“七十二大贤,三千小狝猴,包办中华教育界,老庄无分吃猪头。”
2.方言。庄稼人。
●萧红《生死场》七:“只有布匹贵,盐贵。慢慢一家子连咸盐都吃不起啦!地租是增加,还叫老庄活不活呢?”
同:老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