缌服
拼音
sī fú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ī的字 拼音为fú的字 拼音为si的字 拼音为fu的字基础解释
即缌麻服。多指关系较远的族亲。《礼记·玉藻》:“童子不裘不帛,不屨絇,无緦服。”《魏书·高祖孝文帝纪下》:“詔復七庙子孙及外戚緦服已上,赋役无所与。”《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三年》:“家世孝友,緦服同爨。”胡三省 注:“凡三从之服,服緦麻。”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薛慰娘》:“村有秀才与同姓,闻之,趋詰家世,盖生緦服叔也。”参见“緦麻”。详细解释
即缌麻服。多指关系较远的族亲。
《礼记·玉藻》:“童子不裘不帛,不屨絇,无緦服。”《魏书·高祖孝文帝纪下》:“詔復七庙子孙及外戚緦服已上,赋役无所与。”《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三年》:“家世孝友,緦服同爨。” 胡三省 注:“凡三从之服,服緦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薛慰娘》:“村有秀才与同姓,闻之,趋詰家世,盖生緦服叔也。”参见“ 緦麻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缌服-汉语大词典缌服即缌麻服。多指关系较远的族亲。
●《礼记·玉藻》:“童子不裘不帛,不屦絇,无缌服。”
●《魏书·高祖孝文帝纪下》:“诏复七庙子孙及外戚缌服已上,赋役无所与。”
●《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三年》:“家世孝友,缌服同爨。”
胡三省注:“凡三从之服,服缌麻。”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薛慰娘》:“村有秀才与同姓,闻之,趋诘家世,盖生缌服叔也。”
参见“缌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