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绳而治
拼音
jié shéng ér zh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jié的字 拼音为shéng的字 拼音为ér的字 拼音为zhì的字 拼音为jie的字 拼音为sheng的字 拼音为er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结绳: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
而:连词。表示承接。
治:治理;统治。
词典解释
结绳而治-中华成语大词典结绳而治
【拼音】:jié shéng ér zhì
解释
原指上古没有文字,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后也指社会清平,不用法律治国的空想。
出处
《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示例
曹蜍、李志虽见在,厌厌如九泉下人,人皆如此,便可~。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宾语;指原始管理方法
上古没有文字, 用结绳的办法来记事。
〔出典〕《易· 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 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用例一〕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品藻》:“ 庾道季云:‘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有生气; 曹蜍、李志虽见( 现) 在, 厌厌如九泉下人, 人皆如此, 便可结绳而治。”
〔用例二〕上古生活简朴, 除渔、猎、战争、祭祀之外, 少有其他社会事务, 故可结绳而治。
出处
引证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曹蜍、李志虽见在,厌厌如九泉下人。人皆如此,便可结绳而治。
明-张岱--《夜航船·文学部》:上古结绳而治,二帝以来始有简册,以竹为之而书以漆,或用板以铅画之,故有刀笔铅椠之说。
北宋-司马光等-卷147-《资治通鉴》:结绳而治,安得镌文告成!夷吾又云:“惟受命之君然后得封禅。”
故事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曹蜍、李志虽见在,厌厌如九泉下人。人皆如此,便可结绳而治。
明-张岱--《夜航船·文学部》:上古结绳而治,二帝以来始有简册,以竹为之而书以漆,或用板以铅画之,故有刀笔铅椠之说。
北宋-司马光等-卷147-《资治通鉴》:结绳而治,安得镌文告成!夷吾又云:“惟受命之君然后得封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