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露
拼音
fán lù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fán的字 拼音为lù的字 拼音为fan的字 拼音为lu的字基础解释
1.亦作“繁路”。古代帝王贵族冕旒上所悬的玉串。 2.落葵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落葵》。 3.谓露水。详细解释
亦作“ 繁路 ”。古代帝王贵族冕旒上所悬的玉串。
《逸周书·王会》:“天子南面立,絻无繁露朝服。”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今富者皮衣朱貉,繁路环珮。” 晋 崔豹 《古今注·问答释义》:“ 牛亨 问曰:‘冕旒以繁露,何也?’答曰:‘缀珠垂下,重如繁露也。’”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节会 咸池 之琯,冕无繁露之旒。”
落葵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二·落葵》。
谓露水。
唐 司空曙 《和卢校书文若早入使院书事》:“轩墀湿繁露,琴几拂轻埃。”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繁露-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繁露ㄈㄢˊ ㄌㄨˋfán lù①露水很多。唐.司空曙〈和盧校書文若早入使院書事〉詩:「軒墀溼繁露,琴几拂輕埃。」②冕旒前後下垂的玉飾。《逸周書.卷七.王會解》:「天子南面立,絻無繁露朝服。」
繁露-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繁露
【出典】 《隋书》卷三二《经籍志一》:“《春秋繁露》十七卷。汉胶西相董仲舒撰。”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三《春秋类》:“《春秋繁露》十七卷。右汉董仲舒撰。史称仲舒说《春秋》事得失,《闻举》、《玉杯》、《繁露》、《清明》、《竹林》之属数十篇,十余万言,传于后世,今溢而为八十二篇,又通名《繁露》,皆未详。”
【释义】 繁露,即《春秋繁露》,西汉学者董仲舒著此书阐述天人合一的见解。
【例句】 春秋新学卑繁露,黄卷卿堪语。(葛胜仲《虞美人·酬卫卿……》722)这里借本典为衬托,颂美对方学术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