糠秕在前
拼音
kāng bǐ zài qiá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kāng的字 拼音为bǐ的字 拼音为zài的字 拼音为qián的字 拼音为kang的字 拼音为bi的字 拼音为zai的字 拼音为qian的字基础解释
糠秕:谷皮和瘪谷,比喻无价值的东西。形容自己不如别人。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糠秕:谷皮和瘪谷,比喻无价值的东西。
在: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
前:方位词。次序靠近头里的位置。
词典解释
糠秕在前-中华成语大词典糠秕在前
【拼音】:kāng bǐ zài qián
解释
糠秕:谷皮和瘪谷,比喻无价值的东西。形容自己不如别人。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示例
凿齿曰:‘簸之扬之,~。’ ★《晋书·孙绰传》
近义词
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自谦
成语故事
东晋时期,司马昱邀请王坦之和范启前去议事,范启年龄大而官位小,王坦之年龄小而官位大。他们两人互相谦让让对方走前头。王坦之走在范启前开玩笑说“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范启反唇相讥:“淘啊汰啊,沙砾在后。”
簸之扬之, 糠秕在前1.谓扬米去糠,糠在米上。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王文度、范荣期俱为简文所要,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将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遂在范后。王因谓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本为调侃之词,谓位卑而居前列。后亦用为谦词,谓无才而居前。糠,亦写作“糠”。
●《<二刻拍案惊奇>原序》:“亦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云尔。”亦省作“簸扬糠秕”。
●明张居正《答宗伯董浔阳书》:“儿曹徼时厚幸,并登仕版,而懋修又躐居文孙之首,簸扬糠秕,殊为惭汗。”亦省作“簸秕”。
2.用为出任地方官之谦词。
●宋林应炎《嘉定学重修大成殿记》:“以余尝簸秕是邦也,合辞请志岁月。”
出处
簸之扬之,糠秕在前。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引证
明-袁宏道--《落笔为闲》:乏糠秕之导,谓属以作序冠首也世说新语簸之扬之,糠秕在前疑即本此。
唐-房玄龄等--《晋书·孙绰传》:凿齿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故事
明-袁宏道--《落笔为闲》:乏糠秕之导,谓属以作序冠首也世说新语簸之扬之,糠秕在前疑即本此。
唐-房玄龄等--《晋书·孙绰传》:凿齿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