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稚
拼音
tóng zh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óng的字 拼音为zhì的字 拼音为tong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基础解释
稚气;幼稚。详细解释
亦作“ 童穉 ”。儿童;小该。
《后汉书·邓禹传》:“父老童穉,垂髮戴白,满其车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帝子之尊,童稚之逸,尚能如此,况其庶士,冀以自达者哉?” 唐 刘长卿 《送姨子弟往南郊》诗:“别时两童稚,及此俱成人。” 宋 王安石 《和农具诗》之十四:“岂此卖餳人,吹簫贩童穉。” 郭沫若 《文艺论集·波斯诗人莪默伽亚谟一》:“不识不知的童稚,醉生梦死的俗人,他们正是这种最幸福的人。”
童年。
唐 杜甫 《送路六侍御入朝》诗:“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王魁传》:“予与 康候 有父祖乡曲之旧,又自童稚共笔砚。” 郭沫若 《文艺论集·艺术的评价》:“同是一部《离骚》,在童稚时我们不曾感得甚么,然到目前我们能称道 屈原 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天才的作者。”
幼稚。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三八章一:“若以自变文出现以来所产生的叙事的种种大杰作与之相较量,则《孔雀东南飞》等等诚不免要慊然的自觉其童稚。” 茅盾 《回忆之类》:“当那一声焦雷打到了我们面前时,童稚之心也曾欢喜而鼓舞。”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童稚-中華語文大辭典童稚ㄊㄨㄥˊ ㄓˋtónɡzhì1.兒童;小孩。[例]父老~︱無知~。2.幼稚。[例]自覺~。
童稚-汉语大词典童稚1.儿童;小该。
●《后汉书·邓禹传》:“父老童稚,垂发戴白,满其车下。”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帝子之尊,童稚之逸,尚能如此,况其庶士,冀以自达者哉?”
●唐刘长卿《送姨子弟往南郊》诗:“别时两童稚,及此俱成人。”
●宋王安石《和农具诗》之十四:“岂此卖饧人,吹箫贩童稚。”
●郭沫若《文艺论集·波斯诗人莪默伽亚谟一》:“不识不知的童稚,醉生梦死的俗人,他们正是这种最幸福的人。”
2.童年。
●唐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诗:“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宋周密《齐东野语·王魁传》:“予与康候有父祖乡曲之旧,又自童稚共笔砚。”
●郭沫若《文艺论集·艺术的评价》:“同是一部《离骚》,在童稚时我们不曾感得什么,然到目前我们能称道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天才的作者。”
3.幼稚。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三八章一:“若以自变文出现以来所产生的叙事的种种大杰作与之相较量,则《孔雀东南飞》等等诚不免要慊然的自觉其童稚。”
●茅盾《回忆之类》:“当那一声焦雷打到了我们面前时,童稚之心也曾欢喜而鼓舞。”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tóng zhì
1、他们从童稚时代起就受着训诫,象野兔似地被追来赶去。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tóng zhì
1、[童趣]tóng qù
儿童的情趣:这幅画构思奇巧,充满~。
反义词
tóng zhì
1、[成熟]chéng shú
1.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 2.发展到完善的程度:我的意见还很不~。条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