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草
拼音
zhāng cǎo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zhāng的字 拼音为cǎo的字 拼音为zhang的字 拼音为cao的字基础解释
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一些隶书的笔势,每字独立,不连写。相传因汉元帝时史游用此体写《急就章》而得名。另一说因此体适用于写奏章而得名。详细解释
草书的一种。笔画有隶书波磔,每字独立,不连写。
《南齐书·王僧虔传》:“ 郗愔 章草亚於 右军 。” 唐 张怀瓘 《书断》上:“章草之书,字字区别。”
起草奏章。
《后汉书·吴祐传》:“时 扶风 马融 在坐,为 冀 章草。”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章草-中華語文大辭典章草章草ㄓㄤ ㄘㄠˇzhānɡcǎo早期草書,是隸書的快寫體,每字獨立,不連寫。它的得名,或出於漢章帝的愛好,或多用於奏章,或漢元帝時的史游用它寫過《急就章》。
章草-辞源3【章草】流行於 東漢時的一種草書。相傳爲 漢黃門令 史游所作。解散隸體,而保留隸書的波磔,字不連寫,可以用於章奏,故稱章草。至 張芝改連寫,遂成今草。參閲 唐 張彦遠 法書要錄七 張懷瓘 書斷上 章草。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zhāng cǎo
1、魏晋是章草与今草的交替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