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甫缝掖
拼音
zhāng fǔ fèng yè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zhāng的字 拼音为fǔ的字 拼音为fèng的字 拼音为yē的字 拼音为zhang的字 拼音为fu的字 拼音为feng的字 拼音为ye的字基础解释
指儒者或儒家学说。详细解释
指儒者或儒家学说。
《礼记·儒行》:“ 丘 少居 鲁 ,衣缝掖之衣;长居 宋 ,冠章甫之冠。” 明 高启 《送吕山人入道序》:“岂非干戈之际,武夫得志,章甫缝掖之流,不为时之所喜?”亦省作“ 章缝 ”、“ 章逢 ”。 明 张居正 《谢赐貂鼠疏》:“昔 宋祖 开疆重武,远颁介胄之臣;今明主稽古右文,特赐章缝之侣。” 清 钱谦益 《跋憨山大师<大学纲领决疑>》:“大师居 曹溪 ,章逢之士多负笈问道。” 清 顾炎武 《谒夫子庙》诗:“俎豆传千叶,章逢被九州。”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章甫缝掖-汉语大词典章甫缝掖指儒者或儒家学说。
●《礼记·儒行》:“丘少居鲁,衣缝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
●明高启《送吕山人入道序》:“岂非干戈之际,武夫得志,章甫缝掖之流,不为时之所喜?”亦省作“章缝”、“章逢”。
●明张居正《谢赐貂鼠疏》:“昔宋祖开疆重武,远颁介胄之臣;今明主稽古右文,特赐章缝之侣。”
●清钱谦益《跋憨山大师<大学纲领决疑>》:“大师居曹溪,章逢之士多负笈问道。”
●清顾炎武《谒夫子庙》诗:“俎豆传千叶,章逢被九州。”
同:章甫縫掖
出处
引证
明-高启--《送吕山人入道序》:岂非干戈之际,武夫得志,章甫缝掖之流,不为时之所喜?
清-胡蕴玉--《清世祖实录》:但念先圣为典礼之宗,颜、曾、孟三大贤,并起而羽翼之,其定礼之大者,莫要于冠服,先圣之章甫缝掖,子孙世世守之,是以自汉迄明,制度虽各有损益,独臣家服制,三千年未改。
故事
明-高启--《送吕山人入道序》:岂非干戈之际,武夫得志,章甫缝掖之流,不为时之所喜?
清-胡蕴玉--《清世祖实录》:但念先圣为典礼之宗,颜、曾、孟三大贤,并起而羽翼之,其定礼之大者,莫要于冠服,先圣之章甫缝掖,子孙世世守之,是以自汉迄明,制度虽各有损益,独臣家服制,三千年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