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取
拼音
qiè qǔ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qiè的字 拼音为qǔ的字 拼音为qie的字 拼音为qu的字基础解释
偷窃,多用于比喻:~职位。~胜利果实。详细解释
偷窃;偷取。
《朱子语类》卷六六:“大率是为君子设,非小人盗贼所得窃取而用。” 宋 苏轼 《春秋定天下之邪正论》:“而欲一旦窃取其名,以欺后世,苟《春秋》不为正之,则世之为仁者相率而为伪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霸者之徒,窃取先王之近似者,假之於外,以内济其私己之欲。” 梁启超 《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政党每一主张一政策,政府必立即窃取而实行之,以夺其翘异之标帜。”
谦词。采用。
《孟子·离娄下》:“ 孔子 曰:‘其义则 丘 窃取之矣。’” 明 唐顺之 《吏部郎中薛西原墓志铭》:“先生之註《老子》,则可谓得其髓者矣,乃窃取先生之意而为之铭。” 清 恽敬 《上举主陈笠帆先生书》:“ 敬 才弱,不敢犯 东坡 ,因颠倒其局用之;至变化则窃取 子长 ,严整则窃取 孟坚 也。”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窃取-中華語文大辭典同:竊取
窃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窃取qièqǔ
动偷窃,多用于比喻:~职位|~胜利果实。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qiè qǔ
1、窃取别人的东西是一种不道德衍为。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qiè qǔ
1、[夺取]duó qǔ
1.用武力强取:~敌人的阵地。 2.努力争取:~新的胜利。~农业丰收。
2、[盗取]dào qǔ
1.亦作“盗取”。窃取;掠夺。《汉书·田延年传》:“延年 上簿诈增僦直车二千,凡六千万,盗取其半。”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二:“伺道行妇女有美者,輒盗取将去,人不得知。”《古今小说·沉小官一鸟害七命》:“张公 惊慌了,只得将前项盗取画眉、勒死 沉秀 一节,一一供招了。”沈从文《我的生活·保靖》:“有时,后山虎豹来人家猪豢中盗取小猪。” 2.谦辞。犹摘录,抄录。唐 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序:“臣幸以罪居 永州 ……时恐惧,小閒,又盗取古书文句,聊以自娱。”
3、[强取]qiáng qǔ
用暴力或恐吓手段,或滥用法律或官方职权,从一个不情愿的人手中强迫取得。
反义词
qiè qǔ
1、[篡夺]cuàn duó
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或权力):~领导权。
2、[送还]sòng huán
1.归还。《后汉书·党锢传·李膺》:“自 膺 到边,皆望风惧服,先所掠男女,悉送还塞下。”《三国演义》第十六回:“玄德 随令人出城,至 吕布 营中,説情愿送还马匹,两下罢兵。”《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等到将近上灯的时候,方才送还人家。” 2.指送给,送与。《水浒传》第九回:“柴进 擕住 林冲 的手,再入后堂饮酒,叫将利物来,送还教师。”
3、[归还]guī huán
把借来的钱或物还给原主:借图书馆的书要按时~。捡到东西要~失主。
4、[盗窃]dào qiè
用不合法的手段秘密地取得:~犯。~公物。
5、[偷盗]tōu dào
偷窃;盗窃:~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