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筝赵瑟
拼音
qín zhēng zhào sè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qín的字 拼音为zhēng的字 拼音为zhào的字 拼音为sè的字 拼音为qin的字 拼音为zheng的字 拼音为zhao的字 拼音为se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秦:周代诸侯国名,战国七雄之一,在今陕西省和甘肃省一带。
筝:拨弦乐器。形似瑟。传为秦时蒙恬所作。其弦数历代由五弦增至十二弦、十三弦、十六弦,现经改革,增至十八弦、二十一弦、二十五弦等。
赵:周代诸侯国名,战国七雄之一,在今河北省南部和山西省中部、北部一带。
瑟:古代的一种弦乐器,通常有二十五根弦。
词典解释
秦筝赵瑟-汉语大词典秦筝赵瑟秦国的筝和赵国的瑟。泛指名贵的乐器。
●南朝宋鲍照《代白纻舞歌词》之二:“雕屏匼匝组帷舒,秦筝赵瑟挟笙竽。”
出处
引证
南朝宋-鲍照-之二-《代白纻舞歌词》:雕屏匼匝组帷舒,秦筝赵瑟挟笙竽。
故事
南朝宋-鲍照-之二-《代白纻舞歌词》:雕屏匼匝组帷舒,秦筝赵瑟挟笙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