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省
拼音
mì shū shě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mì的字 拼音为shū的字 拼音为shěng的字 拼音为mi的字 拼音为shu的字 拼音为sheng的字基础解释
官署名。详细解释
官署名。
东汉 始置秘书监一官,典司图籍。 南北朝 以后始设秘书省。其主官称秘书监,监以下有少监、丞及秘书郎、校书郎、正字等官,领国史、著作二局。 唐 代改称兰台、麟台。 明 以后其职务并入翰林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秘书省-中国历史辞典官署名。东汉始置秘书监一官,典司图籍。晋设秘书寺,后改为省,置监、丞等官。唐秘书省领太史、著作二局,曾改称兰台、麟台。明代并入翰林院。
秘书省
官署名。南朝梁始定此名。置监、丞,掌国之典籍图书。秘书监之官则由来已久,自东汉桓帝始置,先属太常寺,魏时曾属少府,晋初裁并,西晋末复置。梁乃定官署之名。北魏亦置。隋秘书省领著作、太史两局。唐改所属太史局为司天台武则天曾改为麟台。旋均复旧,北宋前期,经籍图书归秘阁,秘书仅掌祭祀祝版。神宗元丰改官制,秘书省职事恢复。宋之日历所、会要所、国史实录院等均归秘书省管辖,规模较唐时较大。元朝将职事划归翰林国史院。明因之设翰林院,遂无秘书省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