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服
拼音
jì fú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jì的字 拼音为fú的字 拼音为ji的字 拼音为fu的字基础解释
古代祭祀时所穿的礼服。历代形制有异。详细解释
古代祭祀时所穿的礼服。历代形制有异。
《周礼·天官·内宰》:“中春,詔后,帅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以为祭服。” 贾公彦 疏:“《礼记·祭义》亦云:蚕事既毕,遂朱緑之,玄黄之,以为祭服。此亦当染之以为祭服也。”《诗·豳风·七月》“为公子裳” 毛 传:“祭服,玄衣纁裳。” 孔颖达 疏:“玄黄之色施於祭服。”《国语·周语上》“ 晋侯 端委以入” 三国 吴 韦昭 注:“説云:‘衣玄端,冠委皃,诸侯祭服也。’”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诣郊坛行礼》:“南设一大幕次,谓之‘大次’,更换祭服,天平冠,二十四旒,青裳龙服,中单朱舃,纯玉佩。”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祭服-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祭服ㄐㄧˋ ㄈㄨˊjì fú古代祭祀時所穿的禮服。《周禮.天官.內宰》:「中春,詔后,帥外內命婦始蠶于北郊,以為祭服。」
祭服-辞源3【祭服】祭祀時所用的禮服。禮 曲禮下:“無田祿者,不設祭器;有田祿者,先爲祭服。”注:“祭器可假,祭服宜自有。”穀梁傳 桓十四年:“天子親耕,以共粢盛;王后親蠶,以共祭服。”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jì fú
1、内外官三品已上有庙者,各赐物三十匹,以备修祭服及俎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