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带河山
拼音
lì dài hé shā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lì的字 拼音为dài的字 拼音为hé的字 拼音为shān的字 拼音为li的字 拼音为dai的字 拼音为he的字 拼音为shan的字基础解释
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详细解释
- 【解释】: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 【示例】:已闻帝王自有真,更说南阳多贵人,戈矛貔虎三千士,~十八臣。
◎明·唐顺之《皇陵行》 -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按字解释
砺:粗磨刀石。
带:用皮、布或纱线等物做成的长条。
河:专指黄河,我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省,流入渤海。
山: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起的部分。
词典解释
砺带河山-汉语大词典砺带河山《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后因以“砺带河山”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明唐顺之《皇陵行》:“已闻帝王自有真,更说南阳多贵人,戈矛貔虎三千士,砺带河山十八臣。”亦省作“砺带”。
●《明史·顾时吴祯薛显等传赞》:“圭裳之锡固足酬功,而砺带之盟不克再世,亦可慨矣夫。”
砺带河山
【拼音】:lì dài hé shān
解释
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示例
已闻帝王自有真,更说南阳多贵人,戈矛貔虎三千士,~十八臣。 ★明·唐顺之《皇陵行》
近义词
砺山带河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宾语;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引证
明-唐顺之--《皇陵行》:已闻帝王自有真,更说南阳多贵人,戈矛貔虎三千士,砺带河山十八臣。
故事
明-唐顺之--《皇陵行》:已闻帝王自有真,更说南阳多贵人,戈矛貔虎三千士,砺带河山十八臣。
造句
lì dài hé shān
1、已闻帝王自有真,更说南阳多贵人,戈矛貔虎三千士,砺带河山十八臣。 ◎明·唐顺之《皇陵行》
接龙
山水相连 连理分枝 枝叶扶疏 疏不间亲 亲如骨肉 肉麻当有趣 趣舍有时 时不再来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来者不善 善门难开 开合自如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知人知面不知心 心花怒放 放长线钓大鱼 鱼目混珠 珠还合浦组词
近义词
lì dài hé shān
1、[砺山带河]lì shān dài hé
砺:磨刀石;山:泰山;带:衣带;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