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竹建瓴
拼音
pò zhú jiàn lí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pò的字 拼音为zhú的字 拼音为jiàn的字 拼音为líng的字 拼音为po的字 拼音为zhu的字 拼音为jian的字 拼音为ling的字基础解释
势如破竹,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所向无敌。详细解释
- 【解释】:势如破竹,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所向无敌。
按字解释
破:分裂。如:破裂。
竹: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如:竹子。
建瓴:倾倒瓶中之水,形容居高临下、难以阻挡的形势;形容速度极快。
词典解释
破竹建瓴-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破竹建瓴ㄆㄛˋ ㄓㄨˊ ㄐㄧㄢˋ ㄌㄧㄥˊpò zhú jiàn líng比喻形勢像劈破竹子、傾倒水瓶裡的水一樣順利無阻。《清史稿.卷三〇一.傅恆傳》:「自昔嶺中峰直抵噶拉依,破竹建瓴,功在垂成,棄之可惜。」
破竹建瓴-中华成语大词典破竹建瓴
【拼音】:pò zhú jiàn líng
解释
破竹:指顺利无阻;建瓴:把瓶水向下倾倒,指不可阻挡。比喻极其顺利,不可阻遏的形势。
出处
清·魏源《圣武记》第七卷:“由昔岭中峰直抵葛尔崖,实有破竹建瓴之势。”
示例
我们已经形成~之势,胜利在望。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定语;指不可阻挡之势
英文
overwhelming force
出处
清·魏源《圣武记》第七卷:“由昔岭中峰直抵葛尔崖,实有破竹建瓴之势。”引证
清-谢章铤-卷八-《赌棋山庄词话》:悟此则如破竹建瓴,否则终隔一膜也。
清-魏源-卷七-《圣武记》:一面乘间夺碉,一面各携两旬干粮,由昔岭中峰直抵噶拉依,实有破竹建瓴之势。
近代-赵尔巽--《清史稿·傅恒传》:我兵且战且前,自昔岭中峰直抵噶拉依,破竹建瓴,功在垂成。
明-李文凤-卷一三-《越嶲书》:天威震动,义气奋扬。破竹建瓴,势孰敢犯。
故事
清-谢章铤-卷八-《赌棋山庄词话》:悟此则如破竹建瓴,否则终隔一膜也。
清-魏源-卷七-《圣武记》:一面乘间夺碉,一面各携两旬干粮,由昔岭中峰直抵噶拉依,实有破竹建瓴之势。
近代-赵尔巽--《清史稿·傅恒传》:我兵且战且前,自昔岭中峰直抵噶拉依,破竹建瓴,功在垂成。
明-李文凤-卷一三-《越嶲书》:天威震动,义气奋扬。破竹建瓴,势孰敢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