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
拼音
shí ché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hí的字 拼音为chéng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 拼音为cheng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石城-汉语大词典石城1.传说中的山名。
●《庄子·说剑》:“以燕溪、石城为锋。”
●成玄英疏:“石城,塞外山,此地居北,以为剑锋。”
●《楚辞·刘向<九叹·逢纷>》:“平明发兮苍梧,夕投宿兮石城。”
王逸注:“石城,山名也。”
2.古城名。在今河南林县南。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3.古城名。在今安徽贵池西南。
●《后汉书·方术传·高获》:“获遂远遁江南,卒于石城。”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石城》:“大昕案……据《郡国志》:丹阳郡有石城县,当是高获所遁也。”
4.古城名。在今湖北襄阳。
●《晋书·庾亮传》:“亮有开复中原之谋……亮当率大众十万,据石城,为诸军声援。”
5.古城名。指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东。
●唐杜甫《虎牙行》:“壁立石城横塞起。”
萧涤非注:“石城指白帝城,因在山上,故名石城。”
6.古城名。在今浙江绍兴东北三十里石城山下。
●宋贺铸《忆仙姿》词:“日日春风楼上,不见石城双桨。”
●康有为《过石城》诗:“城墙何盘盘,苔莓封之厚,沿溪绕曲曲,帆樯在前后,云此是石城,小邑万家有。”
7.古城名。见“石头城”。
8.垒石成城。比喻坚固的国防。
●《汉书·食货志上》:“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无粟,弗能守也。”
【石城】㊀壘石爲城。喻至爲堅固之城防。漢書 食貨志上 鼂錯論貴穀疏:“神農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湯池百步,帶甲百萬,而亡粟,弗能守也。’”㊁縣名。1. 漢置,屬 丹陽郡,隋改爲 秋浦。故城在今 安徽 池州市 貴池區西南。參閲 晉書 地理志下、清 陳芳績 歷代地理沿革表三一。2. 漢 合浦郡地。南朝 宋分置 羅州。唐 武德五年置 石城縣,以 石城水爲名,屬 羅州。天寶元年改爲 廉江。宋 開寶五年廢入 吳川,乾道三年復置 石城縣。明 清屬 高州府。故城在今 廣東 廉江市。參閲 讀史方輿紀要一〇四 高州。3.今屬 江西省。漢 雩都縣地,五代 唐置,屬 虔州。以山多石,聳峙如城而名。明屬 贛州府,清屬 寧都直隸州。參閲 讀史方輿紀要八八 贛州府。㊂ 石頭城的省稱。文選 晉 左太沖(思)吳都賦:“戎車盈於 石城,戈船掩乎江湖。”參見“石頭㊂”。㊃山名。見“清涼山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