眢井
拼音
yuān jǐ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yuān的字 拼音为jǐng的字 拼音为yuan的字 拼音为jing的字基础解释
干枯的井。详细解释
废井;无水的井。
《左传·宣公十二年》:“目於眢井而拯之。” 陆德明 释文:“废井也。《字林》云:‘井无水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昔 还社 ( 还无社 )求拯于 楚 师,喻眢井而称麦麴。”《明史·徐阶传》:“生甫周岁,堕眢井,出,三日而苏。”《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乃以其言观吾今日之 中国 ,举天下如坐眢井,以视古人智愚悬絶,乃至不可以道里计。”
特指 宋 亡后 郑思肖 以《心史》沉 苏州 承天寺 枯井中事,三百余年后浚井时始发现。
清 褚人穫 《坚瓠四集·郑所南》:“僧濬眢井而其书始出。”后因以为 郑思肖 的代称。 清 钱谦益 《赠愚山子序》:“有 西臺 眢井 之节,而不忍称遗民。”参见“ 眢井翁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眢井-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眢井】枯井,井无水。《左传·宣公十二年》:“目于眢井而拯之。”
眢井-汉语大词典眢井1.废井;无水的井。
●《左传·宣公十二年》:“目于眢井而拯之。”
●陆德明释文:“废井也。《字林》云:‘井无水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谐隐》:“昔还社(还无社)求拯于楚师,喻眢井而称麦曲。”
●《明史·徐阶传》:“生甫周岁,堕眢井,出,三日而苏。”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乃以其言观吾今日之中国,举天下如坐眢井,以视古人智愚悬绝,乃至不可以道里计。”
2.特指宋亡后郑思肖以《心史》沉苏州承天寺枯井中事,三百余年后浚井时始发现。
●清褚人获《坚瓠四集·郑所南》:“僧浚眢井而其书始出。”
后因以为郑思肖的代称。
●清钱谦益《赠愚山子序》:“有西台眢井之节,而不忍称遗民。”
参见“眢井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