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瓠
拼音
pán hù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pán的字 拼音为hù的字 拼音为pan的字 拼音为hu的字基础解释
1.古代传说为帝高辛氏所畜犬,其毛五彩。时犬戎侵暴,帝募能得犬戎吴将军头者,妻以少女。后盘瓠衔其头来,帝即以女配之。 2.槃瓠:1.古神话中人名。据《后汉书·南蛮传》、晋干宝《搜神记》等书记载,远古帝喾(高辛氏)时,有老妇得耳疾,挑之,得物大如茧。妇人盛于瓠中,覆之以槃,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槃瓠。按,《玄中记》作“槃护”。后槃瓠助帝喾取犬戎吴将军头,帝喾以少女妻之。负而走入南山,生六男六女,自相配偶。其后子孙繁衍。 3.泛指南方少数民族。详细解释
古代传说为帝 高辛氏 所畜犬,其毛五彩。时 犬戎 侵暴,帝募能得 犬戎 吴将军 头者,妻以少女。后 盘瓠 衔其头来,帝即以女配之。
盘瓠 负女入 南山 石室,子孙繁衍于南方山地。盘,一作“槃”。见《后汉书·南蛮传》、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魏书·蛮传》:“ 蛮 之种类,盖 盘瓠 之后,其来自久。”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 涪州 ﹞虽不与蕃部杂居,旧亦夷俗,号为四人。四人者,谓 华 人、 巴 人、 廩君 与 盘瓠 之种也。”一说, 盘瓠 即 盘古 。参阅 清 苏时学 《爻山笔话》。参见“ 槃瓠 ”。
槃瓠:1.古神话中人名。据《后汉书·南蛮传》、 晋 干宝 《搜神记》等书记载,远古 帝喾 ( 高辛氏 )时,有老妇得耳疾,挑之,得物大如茧。妇人盛于瓠中,覆之以槃,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 槃瓠 。按,《玄中记》作“ 槃护 ”。后 槃瓠 助 帝喾 取 犬戎 吴将军 头, 帝喾 以少女妻之。负而走入 南山 ,生六男六女,自相配偶。其后子孙繁衍。
唐 刘知几 《史通·断限》:“北 貊 起自 淳维 ,南 蛮 出於 槃瓠 。” 清 魏祝亭 《荆南苗俗记》:“ 荆南 辰州 ,与 黔 邻界毗所,崇冈万叠,绵亙二百餘里,中悉为 苗 窟, 苗 系出 槃瓠 。”
泛指南方少数民族。
唐 陈陶 《钟陵道中作》诗:“烟火近通 槃瓠 俗,水云深入 武陵 乡。” 明 吾邱瑞 《运甓记·平蛮奏凯》:“挥戈瘴雨晴,仗剑蛮烟浄。看 槃瓠 匿跡,魍魎潜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盘瓠-辞源3同:槃瓠
盘瓠-中国神话大词典盘瓠
即“槃瓠”。晋干宝《搜神记》(《汉魏丛书》本)卷三:“昔高辛氏时,有房王作乱,忧国危亡,帝乃召募天下有得房氏首者,赐金千斤,分赏美女。群臣见房氏兵强马壮,难以获之。辛帝有犬字曰盘瓠,其毛五色,常随帝出入。其日忽失此犬,经三日以上,不知所在,帝甚怪之。其犬走投房王,房王见之大悦,谓左右曰:‘辛氏其丧乎!犬犹弃主投吾,吾必兴也。’房氏乃大张宴会,为犬作乐。其夜房氏饮酒而卧,盘瓠咬王首而还。辛氏见犬衔房首,大悦,厚与肉糜饲之,竟不食。经一日,帝呼犬亦不起。帝曰:‘如何不食,呼又不来,莫是恨朕不赏乎?今当依召募赏汝物,得否?’盘瓠闻帝此言,即起跳跃,帝乃封盘瓠为会稽侯,美女五人,食会稽郡一千户。后生三男三女。其男当生之时,虽似人形,犹有犬尾。其后子孙昌盛,号为犬戎之国。”按:《后汉书·南蛮传》、《搜神记》(二十卷本)所记与此大略相同。此虽采自后代民间传说,而以此记为近古,以与《山海经》所载犬戎神话大致相合。唐樊绰《蛮书》卷十引王通明《广异记》云:“高辛时,人家生一犬,初如小特。主怪之,弃于道下,七日不死,禽兽乳之。其形继日而大,主人复收之。当初弃道上之时,以盘盛叶覆之,因以为瑞,遂献于帝,以盘瓠为名也。后立功,啮得戎寇吴将军头,帝妻以公主,封盘瓠为定边侯。公主分娩七块肉,割之有七男。长大各认一姓,今巴东姓田、雷、再(冉?)、向、蒙、旻、叔孙氏也。”是又为盘瓠神话之异闻。清末颜嗣《仿南游记》云:“每岁六月六日,(广西贺县)乡间赛盘古会,男女聚数万人,神最著灵,民最敬信,盖缘于《汉书·西南夷》之槃瓠。问之猺(瑶)民,犹能述之。然至今竟讹为盘古矣。”乃将盘瓠与盘古合并而言,能启人思考。惟所引《汉书·西南夷(传)》,当作《后汉书·南蛮传》,盖误记也。参见“盘古”、“槃瓠”(265页)、“民族传闻·(瑶族)盘护王”,(472页)、“(畲族)高辛与龙王”(5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