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
拼音
yì mǔ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yì的字 拼音为mǔ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拼音为mu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益母-汉语大词典益母即茺蔚。草药名。
●《诗·王风·中谷有蓷》“中谷有蓷”毛传:“蓷,《韩诗》云:茺蔚也。《广雅》又名益母。”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茺蔚》:“此草及子皆充盛密蔚,故名茺蔚。其功宜于妇人及明目益精,故有益母、益明之称。”
参见“茺蔚”。
益母草
益母草
Herba Leonuri
(英)Motherwort Herb
别名 野麻、九塔花、山麻、红花艾。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lus Sweet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0.3~1.8cm。茎方形,有倒生白毛。根出叶近圆形,叶缘5~9浅裂,有长柄;中部叶掌状3深裂,侧裂片有1~2小裂;花 序上的叶线状披针形,全缘或有少数牙齿,最小裂片宽3mm以上。轮伞花序腋生,有花8~15,多数远离而组成长穗状花序;小苞片针形,短于萼筒,有细毛;花萼钟形,外有毛,5齿裂,前2齿靠合;花冠淡红色或紫红色,2唇形,冠筒内有毛环,上唇外面有毛,全缘,下唇3裂,中裂片倒心形;雄蕊4,二强,花丝被鳞毛。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平滑。花期6~9月,果期9~10月。
生于路边、荒地。产全国大部分地区。
采制 夏季茎叶茂盛、花未开时采割,晒干,或切段晒干。
化学成分 全草含益母草碱(leonurine)、水苏碱(stachydrine)芸香甙、延胡索酸,另含益母草碱甲、乙等;花含益母草定碱(leonuridine)。
性味 性微寒,味苦、辛。
功能主治 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