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骨
拼音
pí gǔ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pí的字 拼音为gǔ的字 拼音为pi的字 拼音为gu的字基础解释
1.皮和骨。常用来形容躯体瘦瘠。唐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诗之四:“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2.泛指身体。宋 梅尧臣《闻刁景纯侍女疟已》诗:“今虽病且已,皮骨尚尪羸。” 3.喻指表面的,粗浅的。宋 阮阅《诗话总龟后集·效法》:“学 杜甫 而得其皮骨者鲜矣,又况其髓哉!”详细解释
皮和骨。常用来形容躯体瘦瘠。
唐 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诗之四:“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泛指身体。
宋 梅尧臣 《闻刁景纯侍女疟已》诗:“今虽病且已,皮骨尚尪羸。”
喻指表面的,粗浅的。
宋 阮阅 《诗话总龟后集·效法》:“学 杜甫 而得其皮骨者鲜矣,又况其髓哉!”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皮骨-汉语大词典皮骨1.皮和骨。常用来形容躯体瘦瘠。
●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诗之四:“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2.泛指身体。
●宋梅尧臣《闻刁景纯侍女疟已》诗:“今虽病且已,皮骨尚尪羸。”
3.喻指表面的,粗浅的。
●宋阮阅《诗话总龟后集·效法》:“学杜甫而得其皮骨者鲜矣,又况其髓哉!”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pí gǔ
1、大乃肾虚,沉实闪肭。⑸治打扑伤损,闪肭骨:接骨草捣烂盆之。)5.治打扑伤损,闪肭骨:接骨草捣烂盆之。5.治打扑伤损,闪肭骨节:接骨草捣烂?之。如打扑闪肭,皮骨损碎,入没药乳香半钱调涂。我每兄弟辈替你禀说见怪闪肭的事,他那里肯信?”王庆道:“大嫂不要取笑,我闪肭了胁肋,了不的!打扑闪肭,筋骨内损,已经多年,每遇天寒,时发疼痛。2.治打扑损伤及闪肭骨节:接骨草叶,不以多少,捣烂,铺罨患处。”王庆又把那见怪闪肭的事,细禀一遍道:“实是腰肋疼痛,坐卧不宁,行走不动,非敢怠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