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足
拼音
bái zú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bái的字 拼音为zú的字 拼音为bai的字 拼音为zu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白足-辞源3【白足】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十 釋曇始:“義熙初,復還關中,開導三輔。始足白於面,雖跣涉泥水,未嘗沾濕,天下皆稱白足和尚。”後因以白足指僧之足。唐 李白 李太白詩十二 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因有此贈:“何當移白足,早晚凌蒼山。”李商隱 李義山詩集五 天平公座中……爲僧徒故有第五句:“白足禪僧思敗道,青袍御史擬休官。”也以白足借指高僧。宋 陳師道 後山集一 送法寶禪師詩:“慇懃禮白足,吾爲 泰山溜。”(“溜”可穿石,喻修證之功在積久。)
白足-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白足
【出典】 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十《释昙始》:“释昙始,关中人,自出家以后多有异迹。……义熙初,复还关中,开导三辅。始足白于面,虽跣涉泥水,未赏沾湿,天下咸称白足和尚。”
【释义】 晋高僧昙始有异迹,足白,沾水不湿,人称白足和尚。后世用作咏高僧的典故。
【例句】 ①何当移白足,早晚凌苍山。(李白《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1761)这里以“白足”切会公,表示希望他同游山水。②白足禅僧思败道,青袍御史拟休官。(李商隐《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时蔡京在坐京曾为僧徒故有第五句》6226)这里用白足禅僧喻指蔡京,因蔡氏还俗前原是僧人。诗谓蔡京也为座上的舞妓所吸引,意在衬托舞妓之动人。③白足行花曾不染,黄囊贮酒欲如何。(皎然《酬秦系山人戏赠》9196)秦系原唱有“双童傍酒船”之句。作者答诗以“白足”自指,自谓修行持戒对酒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