瘏口哓音
拼音
tú kǒu xiāo yī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ú的字 拼音为kǒu的字 拼音为xiāo的字 拼音为yīn的字 拼音为tu的字 拼音为kou的字 拼音为xiao的字 拼音为yin的字基础解释
犹言舌敝唇焦。形容说话之多,费尽口舌。详细解释
- 【解释】:犹言舌敝唇焦。形容说话之多,费尽口舌。
- 【出自】:语出《诗经·豳风·鸱枭》“予口卒瘏”、“予维音哓哓”二语。
按字解释
瘏口:犹苦口。不辞繁劳、反复恳切地说。
哓:形容争辩的声音。
音:声音。
词典解释
瘏口哓音-中华成语大词典瘏口哓音
【拼音】:tú kǒu xiāo yīn
解释
犹言舌敝唇焦。形容说话之多,费尽口舌。
出处
语出《诗经·豳风·鸱枭》“予口卒瘏”、“予维音哓哓”二语。
示例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瘏口哓音犹唇焦舌敝。语本《诗·豳风·鸱鸮》“予口卒瘏”、“予维音哓哓”二语。
●李大钊《大哀篇》:“然自满清之季,仁人义士,痛吾民之憔悴于异族专制之下,相率奔驰,昭揭真理之帜,以号召俦类,言之者瘏口哓音,行之者断头绝脰。”
●《“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实录》:“恩孚明知学生要求惩办卖国贼万办不到,劝阻罢课,瘏口哓音,何止一次。”
出处
语出《诗经·豳风·鸱枭》“予口卒瘏”、“予维音哓哓”二语引证
近代-蔡东藩、许廑父--《民国演义》:他既要想出议案,复要对付外使,焦思竭虑,瘏口哓音。
故事
近代-蔡东藩、许廑父--《民国演义》:他既要想出议案,复要对付外使,焦思竭虑,瘏口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