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子
拼音
shā zi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hā的字 拼音为zǐ的字 拼音为sha的字 拼音为zi的字基础解释
麻疹。详细解释
痲疹的俗称。参见“ 痲疹 ”。
指霍乱、中暑等急性病。
《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店主人﹞赶紧取了一个青铜钱,一把子麻秸,连刮带打……説:‘不相干儿了;可还靠不住,这痧子还怕回来。要得放心,得用针扎。’”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痧子-中華語文大辭典痧子ㄕㄚ ˙ㄗshāzi麻疹的俗稱。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兒童最常見,傳染性很強。其症狀初期發熱、咳嗽、流涕、眼結膜充血、畏光等,然後全身起紅色丘疹,常併發肺炎、腮腺炎等疾病。也作「疹子」。
痧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痧子shā•zi
方名麻疹。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shā zi
1、你大姨那么大岁数了,把她叫出来,万一起了痧子,可就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