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疾
拼音
tòng jí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òng的字 拼音为jí的字 拼音为tong的字 拼音为ji的字基础解释
1.病痛;痛苦。《礼记·问丧》:“痛疾在心,故口不甘味,身不安美也。”《左传·昭公三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吕氏春秋·精通》:“隐志相及,痛疾相救,忧思相感。” 2.深切地憎恨。《新唐书·刘蕡传》:“凶丑朋挻,外胁羣臣,内掣侮天子,蕡 常痛疾。”详细解释
病痛;痛苦。
《礼记·问丧》:“痛疾在心,故口不甘味,身不安美也。”《左传·昭公三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吕氏春秋·精通》:“隐志相及,痛疾相救,忧思相感。”
深切地憎恨。
《新唐书·刘蕡传》:“凶丑朋挻,外胁羣臣,内掣侮天子, 蕡 常痛疾。”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痛疾-汉语大词典痛疾1.病痛;痛苦。
●《礼记·问丧》:“痛疾在心,故口不甘味,身不安美也。”
●《左传·昭公三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
●《吕氏春秋·精通》:“隐志相及,痛疾相救,忧思相感。”
2.深切地憎恨。
●《新唐书·刘蕡传》:“凶丑朋挻,外胁群臣,内掣侮天子,蕡常痛疾。”
痛疾ㄊㄨㄥˋ ㄐㄧˊtòng jí①病痛、痛苦。《禮記.問喪》:「痛疾在心,故口不甘味,身不安美也。」《左傳.昭公三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②深切地憎恨。《新唐書.卷一.列傳.劉蕡》:「凶醜名挺,外脅群臣,內掣侮天子,蕡常痛疾。」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tòng jí
1、常年卧床不起的他,被疾病缠得深恶痛疾,额首低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