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
拼音
yí ná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yí的字 拼音为nán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拼音为nan的字基础解释
属性词。有疑问而难于判断或处理的:~问题。~杂症(各种病理不明或难治的病)。详细解释
疑惑难解的道理或问题。
《汉书·孔光传》:“自为尚书,止不教授,后为卿,时会门下大生讲问疑难,举大义云。”《北史·宇文恺传》:“今録其疑难,为之通释,皆出证据,以相发明。”《儒林外史》第十七回:“三位先生,小弟有个疑难在此,诸公大家参一参。” 邹韬奋 《经历》一:“我对于他所教的科目有任何疑难,他都能给我以满意的解释。”
疑惑难解。
《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有时题义疑难, 华安 就与公子讲解。”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桥西录》:“ 伟 ( 郑伟 )性挚,多巧思。学九数句股之术,设疑难之题与 焦循 相问难。” 柔石 《二月》二二:“可是有一两个用功的学生,还执着书来问他疑难的地方。”
疑虑;为难。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昔 丁敬礼 尝作小文,使僕润饰之。僕自以才不能过若人,辞不为也。 敬礼 云:‘卿何所疑难乎?文之佳丽,吾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耶?’”《北史·元顺传》:“ 叉 心疑难,不欲授以兵官。”
猜疑刁难。
汉 牟融 《理惑论》:“弟为逆贼所害,骨肉之痛,愤发肝心,当遣 刘都尉 行,恐外界疑难,行人不通。” 清 吴敏树 《先考行状》:“某某婚丧不举,往贷於先生,必得所求焉,不以其贫故疑难之也。”
怀疑责难。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乃蒙殿下以此疑难,益令我对苍天而生愧,对祖父而流涕也。”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疑难-中華語文大辭典同:疑難
疑难-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疑難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yí nán
1、遇到一些疑难的问题要多思考,或者求助于别人,决不能回避。
2、这些疑难问题还有待于我们去探索。
3、遇有疑难事,但据理直行,得失俱可无愧。
4、华佗妙手回春,为人们治好了许多疑难杂症.
5、我的朋友里头,就属他最老成持重,因此有疑难,我就移樽就教。
6、老师解答了他的疑难。
7、他必恭必敬地书递给了老师,请求解答两个疑难问题。
8、小明在面对疑难问题时,总能不动声色的分析、考究,然后再做定论。
9、深入剖析C语言中疑难杂症,经常碰到的让人一知半解的问题,在这里你将得到答案!
10、老中医孙爷爷专治疑难病症。
11、小李在学习上很有一股钻劲,不管遇到什么疑难都要寻根究底,弄个明白。
12、但瓜田李下,嫌疑难辩,万一已拘者畏法混供,也甚怕堂讯之下,玉石不分。
13、经他这么一讲,我的疑难问题也就涣然冰释了。
14、他毕恭毕敬地将书递给了老师,请求解答两个疑难问题。
15、老师这种融会贯通的教法,让我们对数学疑难豁然开朗起来。
16、经过老师细心讲解,那些疑难问题全部迎刃而解了。
17、总结和分析了门诊部疑难病会诊中心100例会诊病例。
18、另对疑难及非标轴承代为调货及加工,免费代办发货业务。
19、培训员工及技术员,快速解决疑难问题。
20、法律对于理性人的假设,使法官在疑难案件的裁判中举步维艰。
21、崩漏是妇科常见病也是疑难症。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yí nán
1、[疑义]yí yì
没有搞明白的含义;可疑之处。
2、[疑问]yí wèn
有怀疑的问题;不能确定或不能解释的事情:产生~。
反义词
yí nán
1、[简单]jiǎn dān
1.结构单纯;头绪少;容易理解、使用或处理:情节~。~扼要。这种机器比较~。他简简单单说了几句话。 2.(经历、能力等)平凡(多用于否定式):李队长主意多,有魄力,可真不~。 3.草率;不细致:~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