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吏
拼音
jiāng l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jiāng的字 拼音为lì的字 拼音为jiang的字 拼音为li的字基础解释
1.守卫边疆的小吏。《左传·桓公十七年》:“於是 齐 人侵 鲁 疆,疆吏来告。”唐 常衮《加朱希彩幽州管内观察使制》:“东罢渡 辽 之警,北清戴斗之气,疆吏缓带,戎车税鞅,典从事简,方面以寧。” 2.负镇守一方重责的高级地方官吏。郑观应《盛世危言·垦荒》:“外如西南 川、滇、桂、粤 之边境……东南之 臺湾 内山各处,榛芜未闢,遗利尚多,疆吏漠不关心,动为外人侵佔。”张难先《文学社始末》:“社务正突飞猛进中,忽值三月二十九 广州 失败,各省疆吏,羣成恐怖时代,防范极严,本社常会,亦难召集。”严复《原强》:“乃内之则殿阁枢府以至六部九卿,外之则洎廿四行省之疆吏,旁皇咨求,卒无一人焉足以胜御侮折衝之任者。”参见“疆臣”。详细解释
守卫边疆的小吏。
《左传·桓公十七年》:“於是 齐 人侵 鲁 疆,疆吏来告。” 唐 常衮 《加朱希彩幽州管内观察使制》:“东罢渡 辽 之警,北清戴斗之气,疆吏缓带,戎车税鞅,典从事简,方面以寧。”
负镇守一方重责的高级地方官吏。
郑观应 《盛世危言·垦荒》:“外如西南 川 、 滇 、 桂 、 粤 之边境……东南之 臺湾 内山各处,榛芜未闢,遗利尚多,疆吏漠不关心,动为外人侵佔。” 张难先 《文学社始末》:“社务正突飞猛进中,忽值三月二十九 广州 失败,各省疆吏,羣成恐怖时代,防范极严,本社常会,亦难召集。” 严复 《原强》:“乃内之则殿阁枢府以至六部九卿,外之则洎廿四行省之疆吏,旁皇咨求,卒无一人焉足以胜御侮折衝之任者。”参见“ 疆臣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疆吏-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疆吏ㄐㄧㄤ ㄌㄧˋjiāng lì①指守護邊疆的官吏。《左傳.桓公十七年》:「於是齊人侵魯疆,疆吏來告。」②掌理地方事務的官吏。清代稱總督、巡撫為封疆大吏。簡稱為「疆吏」。
疆吏-辞源3【疆吏】㊀駐守邊疆的小吏。左傳 桓十七年:“於是 齊人侵 魯疆,疆吏來告。”㊁指地方大吏而言。清稱總督、巡撫爲封疆大吏,負保守疆域的重責,也稱疆吏。